那一天,陈氏女打扮得非常漂亮,“丽女盛饰,晔如春华”,身穿玄色裙,脚着漆画屐,腰系五色带,耳垂明月珰,环佩叮当。她这一天,才只有十六岁,打扮得再成熟漂亮,总归是个少女,就算对荀贞存有好感,就算颇有见识,非寻常少女可比,事到临头,嫁入荀家门,从此后即将为人妇,难免忐忑羞涩。
行沃盥礼,洗手洁面时,她差点打翻了侍女捧着的漆盆。行同牢礼,与荀贞相对同席而坐,食用黍、稷等食物时,她害羞得头都不敢抬一下。又与荀贞共饮合卺酒时,她只抿了一小口就咳嗽不已,把小脸呛得通红。又在行结发礼时,她手颤抖得半晌没剪下一缕头发。
入门后的第一项仪式:拜见公婆。荀贞的父母早亡,家中没有长辈,无公婆可拜,只能拜族长荀绲。荀贞犹尚记得,陈氏女面向荀绲盈盈下拜时,那一副强自镇定,又忍不住带了娇羞的小女孩模样,使他不由自主地就生起了浓浓的怜爱之心。
种种般般,如今回想起来,令人不觉微笑。
又在那晚,酒宴过后,洞房之内,坐在床上时那一抹低头含羞的风情,被荀贞揽入怀中后那一点害怕又不会拒绝的惶恐,最终衣衫褪去,紧闭双眼蹙眉承受冲击时
两汉婚娶的风俗大致与后世相同,亦有迎亲之说。婚礼的当天,男方要去女方家迎亲。
那一天,荀彧、荀攸、荀成、荀祈、戏志才、文聘等相好的族人亲友都随荀贞一起去了陈家。为壮声势,并从西乡的轻侠、勇士里选出了二十个相貌端正、仪表堂堂的美男子充作骑奴侍僮,侍从在迎亲的辎车两侧,前呼后拥。七八辆辎车,三四十个亲友侍从,把陈家闹得十分热闹。
接了新娘子,回到颍阴高阳里的家中后,更加热闹。
依照礼俗,女方要送亲,送亲的且必须是女方家中的重要成员,这个任务非陈群的兄长们不可。陈群也跟着来了。荀贞当时还是北部督邮,荀家、陈家又都是本郡高门,参加婚礼的除了荀、陈两家外,还有荀贞的一些同僚、郡里的诸多士族子弟,如钟繇、杜佑、郭俊、颍阴刘氏、襄城县李宣等等,太守阴修也派了人来贺喜,时为县令的朱敞甚至亲自来荀家赴宴。
嘉宾僚党,齐齐云集。与荀氏共住一里的邓、胡两姓也都到临。西乡的杜买、陈褒、高素、冯巩、刘翁,包括繁阳亭的原盼等人,亦皆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啊?”
“什么是砂锅啊?打破砂锅问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啊?”
荀贞张了张嘴,对程偃无言以对,不再理他,重新沉浸入回忆之中。
……
他刚才不知觉地笑出声来,是因为想起了陈家女在行结婚仪式时表现出来的娇憨之态。
那一天具体来了多少人?荀贞也不知道,只知道客人们的车、马把整个高阳里都填满了,最初预备下的席面根本不够坐,不得不又在荀衢家再摆酒席,方才勉强够用。后来清算礼金,林林总总加在一块儿竟有十金之多,十几万钱。虽说当世贺礼很重,通常都在百钱以上,来的又多是郡中名族,家里大多也有钱,但十几万钱依然是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从此侧面也可看出,荀氏、荀贞在郡中的声望之高了。
直到今天,颍阴县的百姓每提起荀贞的这次婚事,还都是眉飞色舞,很是引以为荣。
……
“荀君,你笑什么?”
“啊?”荀贞回过神,“没什么,想起了件有趣的旧事。”
他与陈氏女去年八月成的婚,到现在刚半年多,正是新婚恩爱之时。他两世为人,城府深沉,性子稳重,虽不像毛头小伙子一样对新婚的妻子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最近几次休沐,他都没回家,去了西乡,算起来,也有半个月没见过陈氏女了,要说一点不想念也是不可能的。
在归家的路上,他就不觉想起了陈氏女。
陈氏女名芷,字少君,不愧是陈家女子,品性贤良淑惠,尽管荀贞常不回家,两人聚少离多,但她对此没有丝毫怨言。不但没有怨言,每当荀贞归家,她还会“新妇起严装”,认真整仪容,拿出自己最美的一面来迎接荀贞,颇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荀贞想起了去年迎娶她时的场景。
“什么旧事?”
“阿偃,你知道你有个毛病么?”
“什么毛病?”
“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荀君。”
3 光和七年 (第1/3页)
荀贞的娘子自然就是陈氏女了。
把印绶挂上树杈,他写了一道辞官的奏记,命人送去郡府,也不等太守答复,收拾好东西,赶上车,带着诸人出了督邮舍。宣康、李博得了消息,也想随他归去,被他拒绝了。宣、李二人只是小吏,太守应该不会为难他们,在郡府里留个耳目总是好的。
出得阳翟城外,展目田野无垠,奔驰在笔直的官道上,虽热风袭人,荀贞只觉心怀畅快。
他对程偃等人说他“想念娘子”了,也不全是说笑。
阅读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