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荀贞拜访了住在邺县城中的数个耆儒名士。
次日,他又冒雪出城,不辞路途,拜访县内乡中的父老、名士,用了两天的时间,走遍各乡,把各乡中所有“为地方所重”的年长老者全部拜访了一遍。
以往历任的魏郡太守对县乡地方的名儒耆老大多也很重视,但像荀贞这样冒着大雪、一个不漏、亲自走遍各乡的却不多见。
两天半的拜访下来,待荀贞归回郡府之时,邺县各地对他已是一片褒誉称颂了,此前因李鹄被捕下狱、死在狱中而引起的小小风波在魏郡算是彻底消弭不见了。
李鹄之死把赵然吓得落荒出逃,他给赵忠写了信,但计算时日,他的信使大约刚出魏郡,离把信送到洛阳还早,他现在既怕了荀贞,那么在赵忠的回信到前,他自然就会老老实实的,不敢再行挑衅之事。连赵然都暂时服了软,更莫说别人了,这些日来,郡中却是风平浪静。
冬至一过,就算正式入冬了。
冬季素来是百姓清闲、郡府也清闲的时候。
百姓清闲是因为夏收、秋种皆已毕,冬季乃是农闲之时,如是河内郡的淇水两岸,此时或许会比较忙,因为岁末是砍伐竹木之季,但魏郡既不产竹,也无大片的森林,乡野的百姓辛劳了一年,终於可以喘口气了。
百姓既然清闲,无农事之忙,那么郡府自然也就清闲了。
也不能说完全清闲,因为还有两件重要的事得由郡府去办。
程嘉与荀贞同车而坐,他指了指路边那个正在敲门的百石吏,笑道:“大雪严寒,民贫者无衣食,这要放在往年,只今年的这一场雪便不知会冻饿死多少百姓,但今年魏郡有君,民贫者可得活矣!”——那个沿路敲门的百石吏正是邺县令派出来巡视县乡、赈济贫者的吏员之一。
“唉,所谓赈救,只是杯水车薪。君昌啊,你我衣食无忧,而民贫寒者鬻妻卖子,我忝为魏郡太守,荷国重任,不能为民解贫寒,空负国恩、负此俸食,实在是惭愧之极,如坐针毡。”
程嘉对他这话不以为然,心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吾等士人,岂能与黔首相比?君侯哪里都好,就是有时候未免太过宽仁。”
程嘉在荀贞身边挺久了,知道荀贞有这个“毛病”,当下虽不以为然,却不出口反驳,笑道:“孔子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如君侯者,可谓欲仁而仁至了。”
这个马匹拍得太明显了,荀贞一笑置之。
一个是命幼童入学,凡农闲之时,便是乡野农家的孩童入学之时,荀贞重视文教,特令郡议曹负责此事,命议曹的吏员分赴各县,尽可能多得招取孩童入学。要不是因为郡府的储粮有限,荀贞甚至会以“补贴钱粮”为诱惑,以鼓励乡野农家送自家的孩子去乡中的学校里读书。
一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6 负此俸食惭愧极 (第2/3页)
氏了。
“一念之及,兴一大族”,荀贞不奢求这样的“功德”,他命令各县必须要遣人巡视县乡却是纯因爱民之故。
乘车行在城中路上,荀贞挑开车帘,向外看去。
邺县令自被他抓住把柄后,对他非常敬畏,凡是他的命令,邺县统统“雷厉风行”地执行。今日虽是冬至,按说应该放假了,但一路经过,依然不时见有邺县县寺的吏卒带着人在清除路上的积雪,并见到一个百石吏打扮的邺县吏员带了两三个随从,正在挨家挨户地敲门。
阅读三国之最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