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泰维和琼斯来说,约翰逊在NASA宇航员大队中服役的时间要长的多,他很清楚这其中有多么的不容易。
然而就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霞光号的那对“起落架”,已经插在了月宫号的多功能对接舱的下侧。
伴随着一阵轻微到几乎感觉不到的抖动,成功将“起落架”与空间站相连的霞光号,随着“起落架”的收缩将自己缓缓拉向了空间站。
最终,一大一小两个航天器的对接器,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整个航天器的对接过程,丝毫没有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甚至于简单得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WTF?”
呆呆地看着舷窗外的一切,约翰逊就好像是没见过世面似的,彻底地楞在了那里。
在NASA宇航员大队接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他很清楚,航天器的对接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这不但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工业相机精度、航天器材料强度、发动机以及其控制技术等等“硬件实力”,更考验着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等等一系列软件实力。
尤其是对航天器轨道高度以及时速精度的要求,更是苛刻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往往发动机点火的窗口期会被压缩到一秒钟之内,早一秒晚一秒都会导致对接失败。
当初,美国双子座载人航天计划刚刚出来的时候,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让双子座6号和7号实现了交会。然而保持了30厘米的距离飞行了20分钟,两个航天器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对接。一直到了次年的双子座8号,与无人靶航天器实现成功对接,美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载人航天器的对接,则是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美苏在航天领域“握手言和”,才在两个超级大国的齐心合力之下最终实现。
当年阿波罗计划之所以没有选择分次发射登月组件,在高轨道“汇合”之后在前往月球,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对接难度实在太大。相比之下大推力火箭,在风险和成本两方面考虑来看,更加能令人接受一些。
航天器在外空间对接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先将航天器飞到空间站的前面,然后调转方向减速,等空间站“追上来”。
像霞光号这样直接放出起落架,主动迎着空间站飞上去的操作,对他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
就在这时候,舱门的信号灯亮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02章 碰上了一点小麻烦 (第1/3页)
航行在深空之中的霞光号,缓缓靠近了那座银白色的“港口”。
紧接着,一对长条状的“起落架”从霞光号的机头下方缓缓伸展,指向了空间站下方末端处的那个带有接口的舱段,然后缓缓靠近了过去。
坐在客舱内,看着舷窗外渐渐接近的空间站,约翰逊的心脏几乎是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手心渗出了汗水。
空间航天器的对接一直是航天技术中的难点。
阅读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