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陈留以西,一直到潼关,这里的黄河都被安禄山所控制,江南的米粮根本就运送不过来。
而且这一段沿岸还建立有诸多的仓库,全国超过六成以上的钱粮布匹都在这一线分布,现在一下子都落入到了安禄山手中。
关中剩下的唯一运粮的渠道,就是通过南边的长江沿汉水北上。
但是这样运送钱粮,相对于每天的消耗,实在是杯水车薪。
所以在强撑了六个月之后,李隆基终于撑不住了,便下令硬逼哥舒翰带兵出潼关,准备击溃在东都洛阳称帝号燕的安禄山。
只有将黄河漕运彻底的恢复,李隆基才能保证大权不失,保证对地方节度使的控制。
当时的情况绝对不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说什么只要坚守潼关便能耗死安禄山云云。
这是后来肃宗当政以后,写史书的人所采用的春秋笔法,为了证明唐玄宗多么愚蠢,从而来衬托他们直接甩掉老皇帝拥立好摆布的新君的正确性。
至于被逼的望着长安嚎啕大哭的哥舒翰,以及被斩的高仙芝封常清等,也不能说他们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根本的就是钱粮!
但现在的唐玄宗不得不面对一个极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他手里没有可以供养军队的粮食了。
当时的长安,每年的粮食缺口差不多是200万石,面对这样大的粮食缺口,即便是强势如武则天者,都不得不去前往洛阳,减少关中粮食压力。
到了李隆基这里,由于造船漕运等技术的提升,这个缺口被堵上了,因此上他才能安然的呆在长安城大明宫。
这里起最大作用的,便是沿运河转黄河西入长安这条运输线,也可以将之称为大唐帝国的生命线。
第三七零章 马嵬之乱的真相(二) (第1/3页)
事情到了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平衡。
宰相们的权力被压缩,哥舒翰领人前去潼关驻防,而郭子仪则领着朔方的兵马在山西大展身手。
但是,这样的平衡并不牢固,很容易就是被打破。
帝国用来制衡军队的是宰相,宰相又用什么东西来制衡军队呢?
阅读从课本走向历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