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吴中提出了报恩寺塔的建造又要追加拨款,朱瞻基才一下子想起来这个大明如今最难的工程。
永乐以来,大明的大工程不少,从耗资上来说,第一当然是修建明长城,这些年在长城上面耗费的资金超过了千万两白银。
一直到永乐十四年,马哈木父子被抓,瓦剌跟鞑靼一样归附大明,修建长城的工程才停了下来。
在原本的历史中,修建北平城也是一项大工程,但是在这个时代,因为没有迁都,修建北平城的耗费还没有修建武当道观的耗费多。
修建武当道观耗资三百万两,征劳役二十万人,但是那是三十三座建筑群,包括一座全铜建筑的金顶。
而这一座高塔,现在花了一百多万万两,建成依旧遥遥无期。这种皇家建筑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来收门票让人游览,建成之后别说收回成本了,光是维护每年又要耗资无数。
但是这是朱棣的要求,他也只能配合执行。
困难还是在构件的烧制上,烧出来的琉璃每一片的颜色都有要求,总共几十万份琉璃构件,这个工程的难度是非常巨大的。
听说烧制琉璃的经费又花完了,朱瞻基叹了口气,也只能又拨银二十万两,让工匠们继续烧制。
这件事可不能停,这是政治任务,乐意要照办,不乐意依旧要照办。
纷纷扰扰的大朝会在午时二刻,也就是后世的十一点半,终于结束。
经过了近五个小时的长时间商议,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
朱瞻基还好,还能坐着,其他人都只能站着,那些六七十岁的大臣们,一下子站将近五个小时,许多人都显得很痛苦。
更让人难受的是,朝会期间是不能上厕所的,否则就是失仪。大臣们为了不上厕所,只能不吃东西,不喝水,这样下来,能不难受吗?
看到几乎所有的大臣一散朝,就匆忙地向着武英殿演武场那里的厕所跑,朱瞻基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又在考虑,等体育馆建成了,以后是不是也再建一座议事大殿,让所有大臣大朝会的时候,也能都坐在那里议事。
不过这是后话了……
散朝的时候,他留下了大明银行总督陈瑄,户部尚书夏元吉共进午膳。
关于西北的赈济,不管是户部,还是银行,都需要全力配合,朱瞻基可不想因为哪一方拖了后腿,激起民怨。
何况,如果因此耽搁了西征,那才是麻烦。
(用八千字一章详细写一番大朝会,以后这样的描写不会再多写,太啰嗦。而且每次大朝会都是议事众多,不可能一一描写,大概明白是怎样一个过程就好了。以后还是就事写事。谢谢大家的祝贺,也祝愿大家的母亲都健康长寿)
这座塔为八边形,共九层,通高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
琉璃塔所用的各种琉璃构件几乎每件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纹饰都有差异,因而制作和烧制极为不易。
不要说这个时代,即便是后世,用琉璃构件来建造一座这样的高塔,连楼梯扶手都是花纹契合的琉璃,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朱瞻基是实用主义者,他虽然知道这座高塔代表的意义远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但是这样的劳民伤财之举,他其实不赞同的。
一座十万人的体育馆,耗资才二十万两,几年都能收回成本。
永乐十年,朱棣下令在应天府南的聚宝门外,原本建于吴国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遗址上,建造报恩寺。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
因为水泥的发明,让这座寺庙的建筑变的极其顺利,大部分建筑早已建成。
但是这座寺庙的重中之重报恩寺塔,如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朱棣要求整座塔不使寸木,内外全部用各色琉璃构件衔接而成。
总不能赶尽杀绝吧!
反倒是孔家利用朝廷的劳役为自己家修水利,利用天灾占地,这才是孔家推脱不了的罪责。
不过这个罪可大可小,即使再大也伤不了孔家的根基
因为根据大明律,利用天灾,灾民受难购买天地并不是罪过。占用朝廷劳役,也只是罚金而已。
还有孔家刨人祖坟这件事,更是跟孔家主支没有直接关系。
而报恩寺塔,这一座高塔,如今就耗资超过了一百万两,但是距离完全建成还遥遥无期。
在后世,朱瞻基也听说过这座高塔,据说是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曾被誉为建筑界的七大奇迹,与长城齐名。
但是,这座高塔在后世早已化为废墟,在太平天国时期,为了防止清军借助高塔炮击金陵,太平天国炸毁了这座高塔。
这座高塔之所以造价昂贵,不是因为其建筑艰难,完全是因为朱棣的要求。
因为朱棣要求这座高塔除了主体结构用砖垒砌,外层全部要用琉璃装饰,并且亲自确定了高塔的样式。
朱瞻基这才同意了下来,按照他们的议事结果,让内阁开始写圣旨。
北方籍贯的官员,流放漠北,最近的都是在北海,远的到了后世的西伯利亚那里去。
而南方的官员大部分都流放到吕宋和星城,旧港。
所有的官员流放之后,并不取消官籍,但是降三级留用。至于一些低品级的官员,到了南洋或者漠北,则全部转为学官,教授当地百姓读书认字。
然后,轮到了工部。朱瞻基原本以为工部的事务如今都走上了正规,不管是修水泥路也好,修补河渠,防范水灾也好,这些事务如今都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这件事又不是孔彦缙他们自己动手干的,反倒是曲阜县令严叔同,在这件事上面的责任更大。
劳役是官府征派的,挖祖坟也是劳役所为,孔家最多有个管家出面,他们还又给了马家其他人二两银子的补偿。
这件事可以宣传出来,打压孔家的名誉,但是论起来,孔家并没有直接罪责。
所以,三司会审的最后结果,也只是对孔家罚金,并且由户部清查他们在山东各地的一万顷土地,若有强占,一律充公。
这个案子显然在文官系统里面已经形成了共识,孔家有错无罪,罚金了事。
至于孔家在这里面使坏,又涉及到了朱高炽,这件案子的盖子不能随便揭开。
何况,孔家并不是愚蠢之辈,他们只是钻了这个空子,要说大恶,他们的确是在坏朝廷根基。
可是这件事他们做的十分聪明,根本没有他们参与其中的证据。
实际参与其中的六大粮商当然脱不了罪,但是他们现在人已经被抓了,家产被查封了。朝廷因此收缴了一百多万石粮食,近十万两白银,还要将他们发配三千里。
还能怎样?
结果呈报上来,朱瞻基却说道:“此事孤以为,山东粮食贪腐案件,官员拒粮案件可以化为一案。但是孔家强占良田,征用劳役,刨人祖坟,应另案处理。故此,刑部与大理寺应该分清事实,不可混为一谈。”
百官登时就明白了过来,朱瞻基这是依旧紧追不舍,不肯善罢甘休。
不过想想也是,朱高炽现在依旧昏迷不醒,朱瞻基要是不恨孔家,那就枉为人子了。
不过,即使另案处理,但是后面几件事都算不得大事,将孔家从造反的嫌疑里面拖出来,他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所以他们经过重新商议,做出了对山东案件进行结案的总结,但是孔家其他的过错,另案处理。
第六十四章 朝议 (第3/3页)
,甚至起不到惩治的作用。
但是,这件案子与朝廷的官员考核程序相悖,顾佐哪怕是朱瞻基的人,也认为不宜过重惩治。
朝廷一边要各地多生人口,多收税,一边却又大力鼓励移民,打压粮价。
地方官员们也难啊……
阅读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