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寸进尺 (第2/2页)
个人的性格是能通过他写的文章展现出来的。
故而,庄公觉得他这个儿子是不是在出使齐国的这段时间得到了某些高人或隐士的指导?
不得不说,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了。这个时期的人就是打破头皮也想不出来穿越这个概念。
只能把这种性格的变化或归结为鬼神,或归结为有高人的背后教导。
像郑忽的老爹这种人,对鬼神这种存在的态度大致类似于后世孔子所谓的“敬鬼神而远之!”
要说有多么笃信,那只是骗骗普通的民众,若是真有鬼神,以他杀弟囚母,威逼王室的“功绩”,不得立马就被天雷击杀了吗?
所以,他只能把这些变化归结为郑忽背后可能有高人。
谁让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一些隐士高人。
如帝尧时期的隐士高人——许由,尧把天下让给他,他都不愿意接受,像后来百里奚的好朋友蹇叔,可以说是在野大贤,也是个隐士,更别说后来汉朝时期的商山四皓。
在这个时代,总得来说隐士隐居真的为了避世,除非遇到他们认为可效忠的明主才会出世。
不像后世,隐居彻底被玩坏了,大部分人隐居就是为了“养望”,诸葛亮隐居之时,名声之大,就是三岁小儿都知;王安石未出世之前,更是号称“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这样的也算是隐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是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郑忽老爹这么问的目的,大致就是想旁敲侧击一下,看郑忽那里是否真有一位在野的大贤,毕竟在这个时期知识不下乡,人才缺乏的厉害!
加之,郑忽的这篇策论太合他的心意了。想想也是,这可是杂糅了一些法家思想在内,看看战国时期法家士子在列国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知道法家的思想有多受追捧了。
郑王天下
阅读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