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史书评价杨复光,将其称为晚唐最为忠义的两个太监之一。另一个则是李璟的内侍司总管张承业。而且与张承业相比,杨复光此人不但史书上称其忠义,还对他的军事才能极为称赞。称其有军事才能,有谋略,能临危不惧,并且还爱hu士卒,并且不以权谋奸利,在晚唐的诸藩镇军队之中有极高的威信。特别是他既出身于晚唐宫中的权宦世家,同时又累镇藩镇,并且在各地的叛乱之时。对镇压叛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倾颓的唐王朝。更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对于这些评价,李璟认为还算是公正的。当然,这在李璟看来,其实同样也是利益的选择。杨复光早年只是一个福建的穷困小子,家贫被迫送入宫中,然后就拜在了宫中权宦门下做义子。从那时起,他就已经和李唐利益相连,捆绑在一起了。
维护李唐王朝,也就相当于维护依靠于李唐而生的太监们的利益。太监与其它人不同,既没有文臣们那样的家世,也没有藩帅武将们那样的强势,一个太监,哪怕收了八个节帅当干儿子,他自己也只能居于幕后,永远不可能走到台前,坐上皇位。在这个时代,太监,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也正是哪怕如当初田令孜如此权势熏天之时,也一样得借助天子才行一样。杨氏兄弟虽然也扶立李晔立了一个新朝,可他和李璟相比,受到的限制太大了。李璟可以随时策立新皇,甚至随时可能干脆建极登基,可一个太监就不行。没了李唐这面旗号,也不会真的有藩镇将士们会继续跟随一个太监。
从这方面来讲,这次的谈判其实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李璟既可以马上拥立新帝,也可以暂缓拥立,甚至自立为皇。他就是拥有珍稀货物,待价而沽的那个卖方,而一心想要维持长安朝廷,哪怕明知道李璟就算答应现在不拥立新帝,也不过是缓一时之急而已,他也别无选择。李唐王朝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倾颓。就如同安史之乱后期一样,虽然看起来李唐收复了旧山河,可实际上叛军的实力依然强劲。李唐王朝不敢继续打下去,只能“招降”叛军,实际上却是等于承认河北藩镇的实际割据。
如今的杨复光和长安朝廷也是如此,十八藩镇趁李璟不在家突袭秦藩,可结果却是连人家一座城也没拿下,反而被李璟只招纳了几支叛军就把豫西打成了一锅粥。真正要想用武力打服李璟,这是不可能的,起码是现在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打不服李璟,还得防止李璟要来打服他们。因此,谈判,安抚,就成了唯一手段了。
只要能让李璟哪怕是表面臣服于长安,这也对于新朝意义重大。先稳住李璟,然后去稳固各镇,重新建立起新朝的威信。
“孤的条件只有两个,第一,此次诸藩无故进犯我秦藩边界,毁我庄稼,夺我粮食,抢我人口,这种挑衅行为实在是不可原谅。因此,做为此次犯边藩镇的首谋者李克用和朱全忠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准备好的说词完全失去了作用,杨复光稍愣了一下,也很快明白过来。李璟如今,确实有这份实力说这样的话。
“不知秦王想要什么条件?”
既然自己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那么杨复光也很快的就调整了一下,打算放弃在长安和兄长杨复恭所做的计划。这一路上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对秦藩有了一个新的了解,而今天李璟这种直接的态度。更是让他明白。原来的筹码完全不够。李璟是直接的。来不得半点虚的,虽然李璟现在表示愿意放弃拥立新皇,可这是在他们能拿出让李璟心动的条件交换之后。如果他们不能给予李璟想要的,那么以李璟的实力,他随时能拥立一个新皇。
他打算先探探李璟的口风,看看李璟有什么样的条件。
“哈哈!”李璟一阵哈哈大笑,看了杨复光一眼。
第963章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第1/3页)
李璟没有刻意向杨复光展示秦军军威,但仅仅是一座燕京城,就已经让杨复光明白,这次的谈判可能会更加的艰难。果不其然,在那富丽堂华,辉煌耀眼的宫城里,李璟丝毫没有和他绕弯子,而是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孤知道杨公此次前来的目的,在这里也就不绕圈子了,我干脆的开门见山的说吧,若杨公想要孤放弃册立新皇也并非不可以,但若要孤放弃这个打算,就看杨公准备拿出什么样的诚意来了。”李璟端起一盏琉璃茶杯,拿着杯盖轻轻的撇着茶沫,一脸轻松云淡风轻的说道。
会面的地点在奉天殿,杨复光一方是杨守亮和杨守义两个义子陪同。而李璟这边,则是政事堂会议的省阁府院的诸重臣们。
杨复光本来一路上想了许多什么忠臣大义之类的话,准备在今日劝说李璟放弃册立新帝,却没有料到,李璟居然如此直接,连半点的门面功夫也不做,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到了此次双方的目标上来。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