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宋与西夏的恩怨由来 (第3/3页)
绍圣元年,章楶出兵西夏,并据地形修筑工事,巩固边防。攻取西夏大片地区,取得了宋朝对西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夏军进攻平夏城,章楶于胡芦河川三战三捷,大破其军,经过两次平夏成之战又奇袭天都山,使西夏数万军马被俘,更是擒获西夏统军嵬名阿埋。
至此,平夏城的最终筑起,如刺入西夏人咽喉的刺。其后这一战术立刻成为宋军主流,依托层层推进的堡垒,没有了后勤压力的宋军频繁出击,各种小规模的战斗,一年的时间竟然斩首万余,西夏土地不断被蚕食。
这一次乐天行到西北,说不上算不算是参加宋夏战争,但这一战可以被视为宋夏之间的第五次战争。就战争的进程来看,这宋夏的第五次战争己经算是进行了一大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有着北宋六贼称号的其中一位童贯,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绝不是寻常人。但提起童贯更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童贯的老师北宋著名的武将太监李宪。
李宪是历史上少有的拥有很高军事能力的宦官,战功不下于当时任何名将,而且历史上的口碑还挺好。但是就因为他是宦官,北宋朝臣对他的功绩往往视而不见,过错则无线放大,最终郁郁而死。
第三次宋夏战争中,李宪是五路伐夏唯一有明显战果的一路统帅,居然还要为灵州城下的失败背黑锅,实在是令人嗟叹。
不得不承认,在北宋的历史上太监比武将还能打,有别于汉、唐、明三朝太监给人以只是擅权做乱的印像。
李宪死后,作为李宪门生的童贯开始了长时间蛰伏,直到徽宗即位,童贯与蔡京相互为党,迅速的搭上徽宗,并成为皇帝在军中的代理人,总理西北六路边事,他继续推行进筑浅攻的政策逐步蚕食横山,以名将王韶的儿子王厚为主将,自己任监军,发起一系列的战役。
政和四年,宋军在童贯、种师道的率领下,于古骨龙大败西夏军,己经在横山占据了足够的优势。
郓王赵楷送与乐天的军情,一路上乐天接连翻看了数日才看完,对宋与西夏之间如何结怨,以至于相互攻伐了足有百年之久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军情上的了解,眼下这个时期的西军无论是野战,攻城,守城都要远远强于西夏军,西军方面又多将门世家,名将辈出,士兵多敢死善战,装备精良,而西夏军队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西夏国势更是一蹶不振,宋朝己经到了对西夏全面的战略优势阶段。
只是乐天不明白,面对西夏素来骁勇善战且胜多败少的童贯,为何到了金国攻宋的时候便望风而逃。
为何在西北曾将西夏军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西军,为什么在面对辽军、面对金军时会处于劣势。
就军事实力而言,大宋虽略弱于金国,但真的硬碰硬起来,绝不可能落到被金国灭国,最多不过是再结一次澶渊之盟,这中间有着太多的不明白出现在乐天的脑海里,那段成为华夏人千年疮疤的历史,还会再次重演在自己的面前么?
夜间,乐天每次想起这段历史,都不住的扪心自问。
阅读擎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