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秦公难受。
在雍城的封君们更难受,眼睁睁的看着赢师隰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虽然他们在实力上加起来要比秦公强大,但是毕竟他们是臣子,已经不被国君信任、甚至怀疑的地步,只要没有造反弑君的念头,基本上就是架在火上干烤着的境地。虽说封君们有将国君推翻的实力,但真要推翻了嬴姓赵氏之后,他们就该头痛了。国君只有一个,但是封君有很多,最大的甘氏和苏氏来说,任何一家当上国君,另外一家肯定要起兵。
凭什么大家本来都是臣子,现在你当国君了,我还是臣子?
老子不干!
要不是边子白提醒,他甚至还对韩国束手无策,甚至一度考虑过让楚国介入其中。但是楚军出现在中原,对其他诸侯来说都会引起很大的恐慌,还不如找秦国,这个快被中原遗忘了的西北豪强用起来更加顺手。
毕竟,如今的秦国就差跪在魏国面前喊爸爸了,铁定是以魏国为盟主的盟友,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的盟友,找盟友办事,有那层关系在,自然好办一些。
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封君们将秦公彻底推翻,驱逐公族子弟,然后迎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主,封君们还是当臣子,结果傻到没有朋友。软弱的国君不要,非要找一个强势的主子,到时候惹怒了新主子小命不保也是常有的事。再说了,投靠别国之后,他们还能把持朝政吗?降臣的地位有多尴尬,就不用多说了,处处避嫌,还要警惕新主子找机会对付他们。与其如此,还不如弑君造反来得痛快一点。
封君们也不傻,他们也知道秦国需要赢师隰在明面上,他们的目的是架空国君,而不是取而代之。
而赢师隰绝对不可能答应这样的条件,连机会都不会给这帮有异心的臣子们。把生死放在臣子的手中,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君来说,都是耻辱。大部分国君,他们连亲生儿子都不会相信,更何况会相信哪些劣迹斑斑的封君的人品,这是天真,而天真是国君最大的弱点。他在魏国躲避了三十年,要是回到秦国之后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障,这个秦公的位子他宁可不要。于是双方就僵持了起来,秦公不让,因为任何谈判结果他都不会满意;封君们也不让,是因为他们退无可退,总不能将自己封地的土地和人口让出一部分给国君,获得其谅解吧?
结局就在雍城闹僵了,赢师隰搬到栎阳。而且他眼下的情况是根本就不敢离开栎阳,除非带着所有他能控制的军队。
毕竟,一旦他离开了秦国,只要自己蓝田大营被封君们控制,自己半生的心血将付之东流,而带着几万军队离开秦国……
面对一群国君,即便是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小国国君,公子梁也不敢怠慢,一一行礼之后,在最下首的位子落座。
如今的秦国,日子很不好过。国内矛盾尖锐,秦国摆明了架势就是和封君们不妥协,就连营造数百年的国都雍城,因为雍城周围都是封君势力,人狠话不多的赢师隰干脆连国都不要了,一家老小都搬到了栎阳这个在潼关附近的小城邑之中。
可怜秦国的公子们,从小打大,连像样的宫殿都没有住过。
以至于,公子梁看到卫国的宫殿群,满是震撼和羡慕。当然,秦公也不是没有力量建造宫殿,他是国君,用国君的权力向封君摊派一部分钱粮,征辟百姓费三年之功,一座不太奢华的宫殿还难不住他老人家。可赢师隰就是这么硬气,既然没有宫殿,他就干脆住到兵营里。
于是,秦国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封君们控制了实际上的国都,而国君落魄的如同是个客居秦国的落魄公子。
知道的他是国内政局不稳的缘故,将唯一的一支军队放在国内,一旦他这个发号施令的人离开了,军队受到攻击,将失去指挥,结局恐怕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可带着几万军队游行列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出兵进攻中原呢。
出于这种原因,赢师隰根本就不敢轻骑出关,只能派遣自己的儿子出关,参与中原事务。为此,每次见到中原诸侯,公子梁就不得不解释一二:“诸位君上,家父无法脱身,只能由小子出面,还请诸位海涵!”
“不碍事!”
卫公摆摆手,虽说秦公在场自然要更好一些,至少谈判的时候可以立马拍板,但是公子梁能到,也是一个意外之喜。毕竟秦国已经上百年没有出现在中原事务之中了,甚至连结盟也不参加,而中原也几乎没有使团去秦国联系,双方连保持起码的沟通都没有。眼下秦公能够派遣公子梁出现在帝丘,对在场的几位诸侯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这也是鲁公当时对韩国很不满,却从来想没有想到过让秦国出手的原因。因为秦国在很早之前就被边缘化了。
第358章 国书 (第1/3页)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卫公!”
“鲁公!”
“宋公!”
阅读战国之名士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