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种下‘因’,后人得到‘果’,人(人类)不可能一直违背天道的规律而不受惩罚。
而在这方面,蒙仲的感触更深,他不得不承认,庄子的眼界与思想,确实超越当世绝大多数人。
并且,庄子自身也是这样‘约束’自己的。
蒙仲听说过一则轶事,即发生在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身上。
惠子即惠施,年轻时就赶赴魏国成为魏国的国相,在担任魏相期间,惠子返回宋国蒙亳、商丘一带,当时他的随从前呼后拥,又有无数宋人争相前来围观,这让衣锦还乡的惠子显得意气风发。
而那时,曾经因为一句「庄子或将取代您担任魏相」的流言,就让惠子在庄子前往魏国探望他时吓得魂飞魄散,继而派兵在整个魏国搜捕庄子的那位庄夫子,他又在做什么呢?
当时庄子正穿着麻布所制的衣物坐在河边钓鱼。
期间,他先钓到一条大鱼,随后又钓到几条小一些的鱼。
而最后呢,庄子按照自己的胃口,留下一条最适合的鱼,将其余的鱼都倒回了河里,然后背着鱼篓、带着钓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想起这则轶事,蒙仲立刻回到河边,将鱼篓网收起带到庄子面前,当着后者的面将其摧毁。
“夫子的意思是……让小子毁掉那些鱼篓网么?”
蒙仲犹豫地问道,看得出来他对此很舍不得。
见此,庄子便在竹简上又写了几个字: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
这意思是说,人若不能约束自己的欲望、提高自己修养,肆意损害天道下的其他物种,那么日后就定然会遭到天道对人的‘报复’。【PS:这才是这句话的本意。】
比如说,滥捕鱼苗的渔人,最终将无鱼可以捕捉;而大肆砍伐林木,或会导致山洪暴发,泥土沙化。
见此,庄子面露一副「孺子可教」般的表情,赞许地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庄子其实仍觉得眼前这个叫做蒙仲的小子心机很重,对于功利也很执着,但庄子亦不否认此子的真诚一面,比如方才此子营救他时的急切、担忧,包括将他救上岸后立刻主动脱下衣服给他披上的这份善良。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孩子。
庄子在心底暗自想道。
第16章:出游(二) (第3/3页)
捕捉食用,后者符合天道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说法,通俗地说这条鱼的死是有意义的,它使人活命了,它的精气在人的体内得到了延续;但若是那条鱼因为失去自由而白白死在渔网内,渔人很有可能就直接将死鱼给仍了,这样一来,这条鱼的死就没有任何意义。
鱼死了,但渔人却没能填饱肚子,仍得继续捕捉其他的鱼,这样一来,鱼的损失与渔人的收获就不能维持平衡,所以有违天道。
随后,庄子又用手中的竹简告诉蒙仲,用鱼篓网捕鱼,太过于容易,因为是容易获得的利益,因此或有可能人人效仿,盲目地捕捉河鱼,这很有可能导致一段时间后这里的鱼因此绝迹。
而鱼一旦绝迹,则有可能导致最初的渔人也因此饿死,破坏了原本「渔人捕鱼为生」的规律,因此不合天道。
阅读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