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说,就算为了安抚荆州人心,才重用几位降将、降臣,也该留下心腹之人,与他们一起坐镇襄阳城,日夜的加以监视,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对于部下的劝谏,萧逸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有改变任命,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敢重用几位降将、降臣,既有重用的道理,也有制约的办法。
荆州本是太平世界,却被曹、刘、孙三家瓜分,而连番的血战下来,城池残破不堪,百姓人心惶惶,故而对几家外来势力,都抱着一种浓浓敌意!
这种情况下,只有重用几名降、降臣,以荆人治荆土,以荆土养荆兵,才能迅速的安稳人心,保证北部三郡平安无事。
墙头草,随风倒怕什么,只要曹营稳住中原、势力如日中天,再赏赐一点小富贵,蔡瑁、张允就会死心塌地卖力的。
十二月初七,大军正式北归了,为了不打扰百姓生活,萧逸决定深夜拔营,玄甲军、陷阵营、丹阳兵、掘子军……依次出北门而行,途中不出任何声响。
没想消息还是走漏了,寒冬腊月的深夜中,襄阳百姓们扶老携幼,带着菜肴、肉脯、鸡蛋……来到城门口,为北归的队伍送行,对萧逸更是叩拜不止!
这就是人心换人心了,萧逸对襄阳城百姓有恩,百姓们自然感恩戴德了,不客气的说,就算蔡瑁、张允、蒯家兄弟有小心思,百姓们也绝不会答应、荆州将士也不会答应。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如今四方人心渐归萧氏,这天下共主的宝座,也就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刘备有旧算什么,乱世诸侯争霸,兄弟各为其主的不少,还不是刀兵相见吗,只要重用蒯良、蒯越兄弟,他们绝不会反叛的!
文聘寒门出身,一直在坐冷板凳,萧逸对他提拔重用,是有知遇之恩,早就死心塌地报效了!
汉高祖-刘邦无赖出身,文治武功那样也不行,唯一优点就是会用人,用萧何之智、张良之谋、用韩信之勇……这才打败了霸王项羽,开创了大汉几百年基业!
萧逸要做天下共主,也得学会用人才,不但用君子、还要用小人,因为君子如水,小人有油,唯有二者兼备之,才能做出一顿‘大餐!’
果然的,蔡瑁、张允等人听说之后,纷纷跑到萧逸面前,几乎是摩顶跪拜感谢了,文聘还嚎啕大哭一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司马也!”
南北议和成功,大军即将回朝,可荆州北部几郡城池,也需要有人来镇守,萧逸反复斟酌之后:
任命文聘为襄阳太守、蔡瑁为南阳太守、张允为章陵太守,总管三郡的军政大权,又以蒯良、蒯越为别驾,共同处理三郡事物!
命令下达后,五个人感激涕零、准备走马上任了,可军中其余将领,对这件事却颇有异议呢!
他们私下劝谏萧逸,襄阳、南阳、章陵三郡之地,乃是将士们浴血厮杀、万死千生换来的,更是防守孙、刘两方的‘桥头堡’,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应派心腹大将镇守才是。
蔡瑁、张允人品低劣,典型的墙头草随风倒,蒯良、蒯越与刘备是旧识,还帮他夺取过襄阳城,文聘当初引荐黄盖使者,也有‘勾结外敌’的嫌疑,这几个人怎么能重用呢?
蔡瑁、张允、蒯家兄弟商议之后,把三家嫡系子弟数十人,送到了萧逸的身边,一是作为人质,以示三家的耿耿忠心!
二是借着这个机会,让子弟们前往许昌城,争取都谋个一官半职,多多结交朝廷权贵,进而扩大三家的影响力!
“大司马功德无量,一路平安无事!”
“大司马菩萨心肠,襄阳百姓永感大恩大德!”
……………………
第1352章 南北议和,罢兵停战(下) (第1/3页)
“江东军元气大伤,三五年内难有作为,刘备正调兵遣将,准备与百越部落交战,恐怕也要费一番功夫,汝等只要齐心合力,可保襄阳稳如泰山!”
“请大都督放心,我等一定齐心合力、保境安民,不让孙、刘二贼推进一步,若是城池有失,愿意提头来见!”
“如此甚好,待我回到许昌城,一定向丞相大人为尔等请功--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
阅读大魏能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