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员 (第3/3页)
苦最累的书吏。在没有触动真正
的利益的前提下,那些连家名都不显的小地主,自然也就没有被荀攸放在心上了。
皇帝见着两人都没有意见了,再加上始终以皇帝马首是瞻的赵温、以及在关键
事情上附和皇帝的董承两个人,整个承明殿的大臣们有一大半都将遵从这个建议。
至于马日磾会不会同意,也已经无关紧要了,想到这里,皇帝趁势说出了心里的想
法:“退伍的士卒中,除了要建有战功、读过‘夜校’以外,还得有其他的条件。譬
如双手不能动笔拿物的、譬如一些审刑司狱、度支等职,则量能而用。”
这一系列的限制是为了保持郡县掾属的专业性,尽量将这些退伍的兵卒安排到
缉捕盗贼、抄写公文、维持治安的职位上去。同时也按照从军时的不同职位,分布
给予不同的待遇,譬如都伯转县掾属、队率转游徼、什长转亭长之类。
至于军候转县尉、军司马转郡刑曹、都尉转郡尉;亦或者中高职位的军官转任
军屯长官的二线部队的种种措施,虽然在杨琦看来仍有些地方不怎么合适,但似乎
也没什么好指摘的,毕竟以后朝廷必然要进行许多战事,以皇帝的本性也绝不仅是
统一天下,或许还会有北伐鲜卑之类的武功。到那时,如何安置伤员、剩员,就得
在这个时候提前为他们准备一条退路,免得滋生不测。
随着胡邈等人对京兆进行简单的基层吏治整顿之后,南北军的退伍伤员也陆续
被安置下去,皇帝也跟着终止了前次命京兆遣派吏员下乡采买余粮的建议。只是出
人意外的是,对于市场上不断上浮的粮价,对于府库里不断大量流出的钱财,皇帝
对这些小心翼翼的涨价、跟制度打擦边球的商贾,竟有着罕见的容忍度。
当然,这只是初平年即将走到最后的一个小缩影,更多人想看到的还是即将到
来的建安元年会有怎样的新气象。
随着建安元年的到来,朝廷内外的新旧制度走上正轨,很多人都从中预见,在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皇帝不会轻易去打破马日磾、杨氏、董承这几方势力的平衡。
内耗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朝廷要真正的放眼天下,最为要紧的,便是关东。
而关东的情况,则是需要大鸿胪周奂与公车司马令王端从琅邪回朝了才能做的
具体分析。
阅读兴汉室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