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懋再道:“陛下安排已是当前最好方略,且这路人马可在平掉中原叛乱后,再一路往南,往东可以平海疆,往西则可以除山匪,可谓一举多得!这总比咱闭门造车,想不出个主意好吧?”
听到这里,谢迁终于忍不住,呛声道:“那敢问张老公爷一句,西北兵马调到中原,粮草辎重谁来负责?靠户部调拨?还是靠沈之厚筹措?”
本来杨一清觉得自己站在一旁有些突兀,好像事情跟他不相干,但听谢迁说到这里,突然明白为何谢迁坚持要让他来。
不是说需要他出谋划策,而在于他掌管着大明的钱袋子,可以代表户部提出困难,让皇帝打消念头。
谢迁再道:“若是让沈之厚领兵,西北边疆不会出现变乱,又不用户部筹措太多钱粮,中原叛乱也可以尽早平息,难道不比从西北调拨人马入关平乱好?”
如他所料,当他拿出脾气后,不但杨一清俯首帖耳,连张懋都不再发话。
谢迁一看有成效,继续用同样的态度道:“现在不想方设法面圣,跟陛下陈述厉害,请陛下权衡利弊,做出选择,便贸然定谁带西北人马到中原平叛,这不是舍本逐末么?身为朝臣,总该知朝廷规矩如何,今日中原有难可以调边军,那将来呢?开此先河,大明边陲驻防将无法确保固若金汤,到那时,就算我们不在了,也会被后人唾骂!”
张懋苦笑:“于乔,你不需拿如此大道理压人……那就听你的罢,先上疏劝陛下回心转意!”
“不是劝说陛下回心转意,而是让陛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谢迁道,“沈之厚不肯做的事,咱们就不做吗?那岂不是说,咱都跟沈之厚一样畏畏缩缩,并非直臣?”
……
……
谢迁在发动张懋和杨一清跟他联名写好上奏后,很清楚这份奏疏不那么容易送到皇帝手上。
就算这是内阁首辅的奏疏,也要按照一定程序才能送到皇帝手中,而他跟朱厚照间隔着司礼监,尤其是张苑,会给他带来诸多阻挠。
谢迁送走杨一清和张懋后,琢磨开了。
“……若【 .】是要依靠张苑上奏,他肯定会把事情拖延下去,就算陛下能见到奏章也会是调动边军的军令发出后,肯定来不及,若是贸然去豹房请求面圣只会激发陛下反感,况且面圣也非易事……”
谢迁思来想去,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去见小拧子,试图通过这个独立于朝廷体系外的皇帝宠臣完成自己的计划。
当晚小拧子在豹房值夜,因无法进后院陪在朱厚照左右,只能在寝殿外守着,正昏昏欲睡时,有侍卫进来跟他传话。
“拧公公,您府上来人,说是有贵客登门,请您回去看看。”
小拧子伸了个懒腰,慵懒地道:“没见咱家正在守夜?什么贵客比当皇差还重要?”
那人往四下看了看,再次凑到小拧子耳边说了一句,小拧子身体一震,道:“还有这种事?”
他起身便要往外走,突然想到谢迁前来拜访动机可能不单纯,心想:“这位谢大人的目的是什么?这么去见,若被他为难,我怎抽身?”
小拧子原想到偏院找丽妃参详,但想到丽妃可能在伺候皇帝,没时间见他,便让小太监去查明情况,在确定丽妃不在后,离开豹房,他没急着回自己私宅,而是直接登了臧贤的院门。
“公公,您怎么来了?”
臧贤到底不是太监,在朝中也有职位,属于内府,因他以前跟过张苑,如今拿不到豹房的差事,只能在内府混日子,不过平时小拧子会打赏些银子,加之有小拧子作靠山,他在内府拥有一定地位,平时能拿到不少“孝敬”。
小拧子道:“怎的?你本就是咱家的人,咱家随时来见你都成!”
“是,是。”
臧贤道,“小人的意思,是您有事只管派人来知会一声,小的马上去见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懋皱眉:“于乔,让林恒去,可比什么许泰带兵稳妥许多……军中皆传颂林恒有本事,之厚对其器重有加,你在延绥时不是也跟他很亲近,还指派他带兵驰援宣府么?”
谢迁黑着脸,不想解释一些事,因为他知道林恒跟沈溪的关系,总不能说,自己的孙女其实跟林恒的妹妹一样,都是沈溪的小妾,所以他不想推荐这个跟沈溪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武将去中原平叛。
杨一清劝说:“张老公爷,若谢老不愿派林恒,只管另觅人选就是。”
谢迁道:“老夫不是不支持林恒领兵,而是根本不想这种事发生……中原之地叛乱,应该以中原或者南直隶、关中人马解决,或者派沈之厚去整合中原各卫所兵马剿灭叛匪也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边军战斗力是强,但纪律未必好,若失去控制,中原之地不知要被祸害成什么样子!”
当谢迁觉得自己无法用道理说服人的时候,便开始说狠话。
“宣府!”
谢迁回道,“且是以陛下身边近臣,宣府副总兵许泰领兵。”
“这就有些胡闹了。”
张懋皱眉道,“这个许泰,年轻气盛,根本就不懂行军布阵,之前便有人参劾他胡作非为,中原之地不是还有胡重器么?他本事不低,照理说补足兵马应能应付,而且可以让三边回来的延绥副总兵,似乎叫做林恒,是吧?由此人来领兵也不错嘛!”
谢迁一摆手:“不可!”
杨一清脸上满是惊讶,显然他不知道有这回事,谢迁却肯定地说道:“兵部左侍郎陆完写了奏疏,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亲自送到陛下跟前,估摸明日一早,就会有调兵公文往西北去。”
杨一清皱眉道:“陛下为何要突然调动边军?”
因为正是年初休沐时,关于朝中情况并非人人都很了解,这几天忙着应酬的杨一清消息相对闭塞些。
谢迁没有回答,倒是张懋突然开腔了:“应宁,是这样的,听说中原一带突然冒出一股凶悍的叛军,几次对阵官兵都取得胜利,如今北直隶门户洞开,陛下对此事非常重视,调边军入京卫戍不足为奇。不过……于乔,你之前不是力主让之厚领兵平贼么?怎突然要调边军南下了?”
谢迁道:“之厚上的奏疏,老夫看过,他建议以地方兵马平叛,没什么建设性,今日早些时候奏疏送到陛下手中,陛下便下旨让兵部负责调兵……”
张懋有些犹豫:“于乔,话不能这么说……就算以前之厚是取得一些成就,但战场上哪有百战不殆的将军?就算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你不能说派个将领去,连兵马都不给他,就指望他打胜仗吧?”
这次连杨一清都不由点头,倒不是说他倾向于张懋的意见,而是觉得谢迁的建议太过牵强。
总归要调拨人马驰援中原战场,至于是从京营调,或者从周边省份调,又或者从九边调,终归是要集结一批精兵强将,让沈溪只身前往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说到皇帝那里也会被否决。
谢迁反问:“那张老公爷是支持陛下的旨意,抽调边军南下平叛咯?”
张懋道:“老夫还没问你,陛下之意,是要从西北何处调遣人马?三边,又或者宣府?大同?”
谢迁摇头:“要是西北边防出了乱子,没人能担待,中原叛军不过是疥癞之患,杀鸡焉用牛刀?”
张懋道:“于乔,你说这话老朽就不敢苟同了……你觉得鞑靼人厉害,但实际上由于连年征战,鞑靼青壮已十不存一,连强弩之末都算不上,有何威胁?如今草原人推举的小可汗暂居京城,各部族很难做到上下一心……反倒是中原之地,你眼中那些不起眼的贼寇,叛乱已波及三省,连京畿都受到威胁,还能说是小麻烦吗?”
谢迁没回答,若是换作别的官员,绝对不敢出言忤逆他。
但张懋却有这资格。
因为张懋是世袭公爵,在朝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年岁和资历也比谢迁更高,一向尊重规矩的谢迁面对张懋的质问,只能保持沉默。
张懋显得不太能理解,问道:“那为何不是之厚来拟定方案,而是由……全卿?”
这个问题谢迁没法作答,摇头道:“暂且不知,不过想来之厚并未接受陛下提议,藉此委婉表示拒绝之意……”
张懋点了点头,没有再发表评论。
杨一清眉头紧皱,担忧地道:“若是贸然调动西北边军前往中原平叛,人地生疏,未必会顺利,且有可能造成边军跟地方人马嫌隙,同时九边也会防御空虚……易为鞑靼人趁虚而入。听说前任鞑靼可汗已卷土重来。”
谢迁道:“这也正是老夫担忧的地方,若以老夫一人之力跟陛下奏请,或无济于事,不如多联络些人……”
“于乔,有什么事不能等明日再说吗?这大晚上的,你非要让老朽过来,还不跟老朽说是怎么回事……怎么,叛军杀到京城脚下了?”张懋很是着恼,不在于谢迁三更半夜扰人清梦这件事,而是他不想牵扯进朝廷的是是非非。
另外便是谢迁请他的方式不是亲自登门,只时随便叫了个人去他府上,就好像是上级召见下级一样,显得很不尊重人。
谢迁冲着杨一清点了点头,随后道:“刚得到消息,陛下要调边军到中原之地平叛。”
“嗯?”
张懋怔了怔,随即望向一同前来谢府做客的杨一清,问道,“事情已经定下来了?”
“别介!”
张懋一抬手,“这件事于乔你还别乱来,先且不说你没有平定中原叛乱的良方,就算有,也未必有陛下的方案好……这可是陛下直接下达的命令,平时谁见过陛下对朝事如此上心?”
这话谢迁有些难以接受,杨一清却不由点头。
朱厚照平时只顾着胡作非为,对朝事漠不关心。
这次调兵计划并非出自沈溪之手,而是由皇帝亲自过问并下达圣旨,在张懋看来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第二三九九章 夜访 (第1/3页)
关于调动边军南下平寇的奏疏,由兵部左侍郎陆完主笔,交由张苑呈送到朱厚照处,未经内阁。
但这件事当晚便被谢迁知晓。
告知谢迁消息之人正是陆完,虽然陆完知道谢迁对他有成见,但在遇到大是大非时他不会对谢迁这个文官领袖有隐瞒,派人去谢府送了亲笔书信,把事情言明。
随即谢迁便将张懋和杨一清请到府上,杨一清倒没什么,到底文官都要听谢迁的,但对于张懋来说就有些不爽了。
阅读寒门状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