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双方都撕碎了脸皮,其实对谁都不好。唯一的好处就是,卢永祥可以维持兵力不减的一个假象而已。
尤其是江苏新编第3师的兵源也好,军官也罢,都大部分来自于‘斧头帮’。
更贴切的说是来自于受到‘斧头帮’控制的江浙沪三地的码头工人,‘斧头帮’的生意主要是运输,并不搀和收益很高的灰色地带,所以帮派人数惊人,可财力不能和青帮、洪帮,这些老牌帮会相比。而卢永祥看中的并非是‘斧头帮’的财力,而是他的人数。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斧头帮’从建立之初的号称7000帮众,发展到如今的十多万人。不同于其他帮派的良莠不齐,‘斧头帮’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离乡背井的青壮年,码头上扛包的工人。
十万青壮,对于一个执掌一方政权的地方军阀来说,意味着什么,不用赘述。
只能是放手。
卢永祥长出一口气,低声道:“算了!”
许是底气不足,他的声音很低,甚至根本就像是自说自话似的。可夏兆麟却突然跳起来,手脚乱用的有点憨态可掬的模样,可眼神里流露出的却应该是愤怒:“大帅,不过是一个码头上扛包的小子,大帅你收留他,还给他地盘,凭什么他想走就能走,世界上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许以王亚樵高位,并非是卢永祥对王亚樵在暗杀,帮派组织等方面的赏识。说穿了,卢永祥就是眼热‘斧头帮’的十万青壮。这些来自于皖北,河南等地的青壮,基本都是因为家乡受灾才离乡背井,来到码头讨生活的。能吃苦,认死理,这种吃苦耐劳的青壮在北洋大部分高级将领之中,都有很高的评价。
甚至北直系老将王怀庆招兵只招老实巴交的农民,不能侍弄大粪的兵他都不要。甚至对读书人有着一种敌意的偏见。认为读书人不可靠。
卢永祥这方面的心思不重,但是他一样看好农村的兵源,原因很直观,当兵很苦,比种地都要苦,要是农民都做不来,生活在城市的人就更做不好。王亚樵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斧头帮’,在军阀的眼里,已经成了一个补充基地,丝毫不会因为‘斧头帮’狠辣的行事风格而有所忌惮,反而是更加欣赏。
当兵不比当混混,在一个男人进入兵营的那一刻,他学习的所有技能都是为了杀人。
要学会杀人,就要狠。见过血的新兵,对于长官来说绝对是宝贝中的宝贝。
而王亚樵的弱点是重感情。
这其实不算是弱点,王亚樵是带兵的将领,不管他之前是做什么的,可如今的身份是一方小诸侯。他要是不对自己的部下好一点,凭什么让他们追随他,给他卖命?
卢永祥来了性质,挑眉问:“哦,说说你的想法。”
夏兆麟面颊在灯光下映出一片绛红,当然不是因为羞涩,而是因为酒精的作用,可心里却异常的活跃。这醉酒的人都这样,脑子异常清醒,可是就是身体不听使唤。好在卢永祥也没有怪罪夏兆麟的丑态,让他勇气倍增:“大帅,既然王亚樵这人重感情,大帅何不将第3师的军官都扣下来?”
“都扣下来?”卢永祥背着双手踱步沉思。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按照他对王亚樵的理解,一旦自己的弟兄们都被扣,他就是想走,也不会再提出来了。
可卢永祥却有点犹豫不决,他想要的是收服王亚樵,而不是威逼为己用。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想来想去觉得不是滋味。还有一层担心在里面,江湖人多半性格刚烈,王亚樵会俯首称臣吗?恐怕很难。
夏兆麟却紧张地鼓动道:“大帅,当断不断,反受其害。”
“不妥,不妥。”卢永祥轻轻地摇了摇头,他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人格魅力让王亚樵这样见过大世面,有主见的年轻人信服,他不是孙大先生,开口闭口就是主义和民族,这些东西他是说不来的。甚至在北洋之中,也没有几个人说的过来。当年杨度、夏寿田这些人都是舞文弄墨的一把好手,宣传起来颇为有力。可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大儒,和卢永祥,甚至段祺瑞这样的武夫是说不到一块去的。
卢永祥只能用高官厚禄来诱惑对方,可王亚樵连一师之长都不要了,卢永祥自问自己还能给出什么样的好出来?
什么也给不了。
第1439章 【寄人篱下】 (第2/3页)
给自己留下的一个备用的退路。
假如奉军真的咄咄逼人,让‘皖系’在收获胜利的时候处处受到排挤,那么联合‘国党’和浙军是卢永祥能够做的,也是只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夏兆麟看着在房间里踱步的卢永祥,后者显然犹豫不决的在心里盘算着:“他还是准备走?”
“大帅,要是你准备留下他的话,还有办法。”夏兆麟就等着这句话,王亚樵这个人有弱点。人有弱点很正常,是个人都基本上有这样那样的弱点。
阅读大世争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