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听众人数增加到一万人呢?
事实就是,就算是喊破了喉咙,也不见得有一半人听到。喊话不仅仅是力气活,还是一个技术活。
首先要站在上风口,要是站在下风口,别折腾了,累死也没有多少效果。气凝丹田,胸腔共鸣,化作一道清气,冲破喉咙……有人问,有这么神吗?
没错,就这么厉害,要是不懂诀窍,只能是自取其辱。
郭松龄是修炼过的,知道其中三昧,可就算是如此,他也要酝酿一番。军人的嗓子本来就是经常锻炼,军官之中很少有嗓门不大的。可就算训练多年,在上万人面前喊话,还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郭松龄可不敢轻视,凝气凝视,在憋的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大吼道:“攻下榆关!”
不过要是换成是奉军的话,日本人不仅不会横加阻拦,甚至还会热心的为其开道。日本人盼这一天已经盼了不知道多少天了,反正张作霖忽悠日本人的招数就是,奉军不如燕京,就名不正言不顺,无法给予日本在华利益最大的保证。
这是张作霖的拖刀计,反正撑着,先把日本的贷款和军事装备拿过来,武装奉军。不然靠着东三省这点税收可能在短短的两年内扩军二十万?张作霖能养得起这么多的军队吗?
不过,最近两年,张作霖也发现奉军再不入关似乎不太可能了。主要是奉军兵力膨胀太快,而东三省根本就不需要几十万大军,张作霖发现供养几十万大军的消耗,他有点负担不起。
和民国其他省份不同的是,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万人大吼:“攻下榆关!”
接着郭松龄大喊:“活捉吴佩孚!”
现场诡异的停顿了一会儿,随即喊声震天:“活捉吴佩孚!”
“打进燕京城!”
“打进燕京城!”
喊口号也是如此!
后世的纪录片中那黑白带着雪花的影像资料之中,历史人物叉着腰,一副腰肌劳损的样子,动作夸张,却仿佛将全身力气都贯注在一切的吃力劲,让后世的普通人很难相信,不就喊两句口号吗?有这么吃力吗?
还真别说,真的有这么吃力。
不仅吃力,就算是用处吃奶的力气,也不见得效果好。
还别不相信,试问,在没有扬声器的时候,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嗓门,在空旷的地方喊话,能够让上千人都听到?
……
没有人知道郭松龄的自信来源于什么地方,别说活捉吴佩孚了,就算是在战场上战胜吴佩孚都成了将军们的一种奢望。民国十三年的吴佩孚是拥有金身不败的加持,这时候说‘活捉吴佩孚’这样的口号,等于是在放地图炮一样,扯淡。
不过对于郭松龄来说,只要攻入榆关,燕京城等于已经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了。天津到燕京的铁路,奉军更本就不用担心,因为《辛丑条约》遗留的问题,英日美等过在沿线铁路上都有驻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就是欧战前,其实八国联军都有资格在天津到燕京的铁路周围驻军。要不是欧战之后,世界上的顶级列强重新分配了利益,这段铁路上的外营还要多。不会像现在这样,只有美、日、英,这三国的军营。
别看这三个国家在铁路边上的军营规模一般,驻军不满一个团,可是打狗也要看主人,这三个军营代表的可是世界海军三大列强的脸面,北洋政府可不敢得罪。
当年直皖大战,吴佩孚就曾经指挥大军打天津不果,原因就是日本人动用了沿线铁路的兵营帮段祺瑞守侧翼,可没想到最后皖系的军队因为军饷和补给的问题,积怨难解,最后还是全线崩溃。
第1482章 【大网】 (第1/3页)
获得了两个旅的补充兵力,除去跟着张学良回到奉天的一个团,足足有五个满员整团的补充之后,郭松龄意气风发,在上万将士面前开站前动员。
从抚宁进入唐山,之后将是一马平川的天津。郭松龄眼神执着,表情庄重,有种在茅厕出恭到关键时刻的全神贯注……在后世的游戏界,有一个通俗的说话,叫——憋大招!
当然,在民国,任何一种在后世高大上的行为,都因为科技的原因,会沦落为力气活。
演讲也是如此!
阅读大世争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