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马队依旧还在外围保持,相应的活跃程度。主要是截杀和阻击那些走投无路之下,试图流窜,或是渗透到徐州、兖州境内,掳掠破坏的藩军胡马,以及北朝兵马。
在北旱南涝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取得绝大部分的收成,这已经是颇为难得事情了,随着最后几批过了雨水的秋粮,被应急加工成各种耐存压缩口粮,又分发下去。
再加上夷州方面,也加大稳定输送粮食的规模,一年忙到头不得闲,神经也一直绷得紧紧的各地军民,总算可以喘上一口,开始下一轮不那么紧张的耕播了。
因此补种套生的主要都是那些,快长耐活而相对低产的豆薯作物,因此对于精耕细作的要求普遍不高。原本需要密集投入的农业生产人力,也可以解放相当部分出来转作他用。
因此,各地人手紧缺的局面,也多少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大规模的预备役训练,也可以就此铺展开来,因此短期内的统治秩序要求和地方防御上的压力,已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了这里的官职,就等于是费了不少资财和关系,做了十足冤大头,才弄到这一个名不符其实的官身和基本待遇而已。
其中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个秩序和品秩是国朝实实在在承认的,在日后转官可以作为不错的跳板,而在堪磨的时候,也可以优先减少年限
泛滥的淮水,让阴云密布的两淮战事,也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这也意味着,散布和盘踞在淮北、河南大地上的各方势力,自愿或是不自愿的迎来新一轮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
北端的邙炀山到大野泽一带,南段的昭阳湖——微山湖——白马湖一线,也进入某种严防死守的收缩-重点防御状态。
第五百三十三章 风雨3 (第2/3页)
藩子,多数也只有在这里就着酒上头,私下抱怨发泄的底气。而不是合力起来到朝中去运做和鼓动,好让对方实实在在的分隔出利益与好处来。
上一个企图这么做的人,乃是公室四家出身的澄海世子,至今这位还在全进在宗正寺里待罪反省呢。其他的人,也自觉没有足够的体量,去出首触这个霉头。
再说了,在大多数的印象之中,北边那块深陷敌后的飞地,可谓是兵战凶危,饥民与流匪遍地,胡马与乱军横行出没的险恶之地。
以至于当地的驻军,需要巧立名目,私下抓捕丁口为奴役,又从海外疏买贩奴驱口,来维持日常的所需,乃是贫乏纷扰的恶官之任。
阅读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