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贤的机遇 (第2/3页)
开始的。
但是丘浚很多主张,都是与后世的思想暗暗相合。
甚至可以说是君臣相合,比得上朱祁镇与于谦。
其实朱祁镇与于谦关系虽然不错,感情也很好,但是在政治意见上,双方却貌合神离,于谦固然是能臣,但是他更多是继承了杨士奇的一些思想。
与朱祁镇思想相差太大了。
如果说于谦出外,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杨溥的手段,后来就是朱祁镇感受到了这种潜在的冲突。
而丘浚并不一样。
其实丘浚也是一个标准的理学信徒。
但是朱祁镇并不在乎这些,只要丘浚很多思想,给了朱祁镇发挥的空间。给朱祁镇的变法增加了思想基础。
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将来朱祁镇改成什么样子,就与丘浚无关了。
就好像是复起马克思于地下,他看得懂而今的共产主义吗?
但是并不影响马克思的地位。
丘浚同样如此。
当朱祁镇选择了丘浚的思想。那么不管丘浚如何做想,他必然是大明中叶久富盛名的思想家,
自然是大贤。
陈循回到了内阁之中,将手中的所有公文都放在一边,陷入沉思之中。他默默衡量利弊,长叹一声,最后确定归去,是他最好的结局。
陈循很明白,与之前的首辅相比,他的权威最弱,几乎是完全依靠陛下立足的,也就是说,如果皇帝对其他首辅任免的时候,还有一些顾忌,但是罢免他,估计内外都不会有什么反应。
也就是说,他不从陛下之意的时候,他的首辅位置就进入倒计时了。
如其这样,还不如先走一步,自己识趣。
陈循完全放下功名诱惑之后,反而清明起来。
他心中暗道:“不管陛下变更什么法度,而今都不是合适的时候。”
陈循比起杨士奇,杨溥,曹鼐,周忱的才能虽然有所不足,但是却也是大明顶尖的人物了,否则他不可能在与这么多人竞争之中,进入内阁,并成为内阁首辅。
又主持内阁政务多年,看上去没有什么大功劳,但是也没有犯什么大错误。
他对大明内外局面了解太透彻了。
一张一驰,才是做事的道理。
为了与瓦刺大战,皇帝做事太急了。
特别是茶马,清理运河钞关,乃是灭朝鲜,诛灭两班贵族,都做的太急了,很多事情细细说来,都是污点。
当时几乎一切的一切都在为大战服务。很多事情都顾不得了。
要知道打仗,虽然是前方将士与瓦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明天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