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是累了点,饶是李贞常年习武,自幼打熬出来的好身体强健得很,可连续四日黑白颠倒地赶路之后,也真的有些子疲惫了,尽管如此,李贞也依旧不怎么放在心上,即将打响的这场战斗李贞也不担心,无他,山脚下不远处那座营垒不过仅仅只是个奚利族的小营寨,除了一百余青壮外,剩余近千人都是些老弱妇幼,压根儿不可能是唐军的敌手,一个冲锋便能快速地解决战斗,其实根本用不着如此慎重地等到夜幕降临,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李贞在担心这一件事——军心!
战争本身是残酷而嗜血的,军队不能没有杀气,而杀气的培养必须靠充足的鲜血来浇灌,没有经历血腥的军队哪怕训练得再好也只是支中看不中用的童子军,可麻烦的是:过犹不及,过度的血腥不但无法培养出铁血的战士,反倒会有两个极端——要么成为一支滥杀成性的兽军,要么整支军队承受不住血腥的考验而全军溃散,很显然,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李贞所能接受得了的,而李贞将要执行的这个作战计划绝对的血腥,甚至可以说是极为残忍,对于手下这帮子近半没见过血的新兵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李贞实在是没有绝对的把握,而这正是李贞迟迟不下达出击令,非要等到夜晚来临的缘由所在,毕竟夜幕也算得上一种很好的遮羞布,能让血腥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刺眼,尽管如此,罪恶依旧是罪恶,可李贞也就只能拿“对敌人慈祥就是对自己残忍”这么句不怎么靠谱的话来不断地安慰自己罢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初春的夜本就来得早,再加上末时刚落了场雨,这天就黑得更快了,才不到酉时四刻,夜幕便将阿什克岭山脚下的草原笼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奚利族人的营地里很快便燃起了篝火,阵阵烧烤的香气掺杂着欢歌笑语声飘荡了起来,令潜伏在山腰处的唐军官兵好一阵骚动——因着赶夜路深入敌腹之故,这一路行来全军上下就没吃过一顿热的,全都靠又硬又难吃的干粮撑着,嘴里早就淡出了鸟来,可闻着香气、看着篝火、听着欢笑,自身却不能享用,那等憋屈自是令人难熬得紧,这不,立马就有人熬不住了——步丙营校尉游思凡压低着身子爬到了正在察看动静的李贞身边,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是时候了,出击罢,就这么点人,还不够当个早点的,趁着这群蛮子吃喝得开心,正好杀他个措手不及,属下请令出战,就末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百二十八章血腥的开端(上) (第1/3页)
兵圣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斯言固是,然,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首要条件是自身要有足够的实力来威慑对方,还得善于造势,并不仅仅是随口说说那么简单,至少对于眼下的李贞来说,这只能是个虚幻的梦想,可现实却是残酷的——西突厥阿史那赫鲁所部攻打柔远甚急,城破在即;龟兹国蠢蠢欲动,妄想趁唐军受敌之际,乘虚而入,谋求高昌故地,唯一能称得上好消息的便是:据潜伏在西突厥军中的探子报来的消息——西突厥正副统帅之间似乎有不和之迹象,但碍于探子在军中的地位不高,无法接触到高层机密,并不清楚不和的根由所在,也不清楚双方究竟是如何起的冲突,只知道双方原定的军事会议不曾按计划召开便不欢而散了,仅此而已。
形势迫人,不战已是不可得,摆在李贞面前的只有奋起迎战这么条路可走了,既要战那便战好了!下定了决心的李贞于贞观十七年二月初一正式下达了出征令,除步乙营留守交河,以王府长史莫离为留守使之外,亲率五营兵马在交河城外誓师出征,交河百姓携老扶幼相送至城外五里方回,李贞所部大军沿第五道向伊州挺进,军行甚速,不数日便已行至离伊州仅有六十余里之地。
得知唐军大至之消息后,西突厥军放弃了对柔远城的攻击,转而聚集在伊吾城下,静候唐军的到来,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唐军行至飞沙岭之后便停步不前,而后,竟然在西突厥监视之游骑的监视下,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营一座,外带几只悬鼓之羊,得到探报的西突厥主帅阿史那瑟罗亲赴唐营实地考察,却一样一无所得而归,纳闷之余,不得不下令收缩兵力,将原本派出去的各路埋伏人马召回,全军戒备,准备迎接李贞所部的可能暗袭,可遗憾的是阿史那瑟罗左等右等,却始终没等到预料之中的袭击,伍千唐军竟然就此不见踪影。
阿史那瑟罗在等,李贞也同样在等,只不过与阿史那瑟罗那等一时间摸不着头脑的傻等不同,率部夜行昼伏地狂赶了四天的李贞此时正猫在天山支脉的一座名为阿什克岭的小山上静静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等待着筹谋已久的作战计划正式展开的时机之到来。
阅读龙争大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