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有四。”
嗯?
黑眼镜眉心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在古代,那些达官贵族的说话方式也很正常,跟现代的白话文差别并不十分巨大,百姓都能听懂,而之所以留下来的书面文字如此奇特,乃是由于封建阶级制度导致的。
古代能够接受知识教育的人数并没有现在这么多,因此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的乃是知识分子的优越性,就如同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孔乙己去买茴香豆被人嘲讽,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读书人的事,那能算偷吗?”
这些受过教育,读了几年书的人,自以为文化水平变高,为了将自己与普通百姓区分开来,因此便从古开始,约定俗成了一套有如医生狂狼行草般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初始晦涩难懂,文人之间的书面交流、尺牍传信都靠这一套,后来经过文学家的不断制度改良,加入了许多的之乎者也、文法句式,这才开始具有了初步的可读性。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谈对英语几大从句有突出贡献的蒂花之秀——莎士比亚。
正是这位已经逝世了几百年杰出的戏剧家,早在文艺复兴之前,便在自己的悲喜剧中,将英语杂乱无章、脱口就来的单词、句式自发性的做出了调整,得到了令祖国花朵们闻风丧胆的从句和超过1700个英语词汇,形成了如今让无数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树苗们头疼不已的局势。
李绿蚁用手轻抚着这熟悉的文字,心里有一种无端的熟悉萦绕。
这些文字扭曲的千奇百怪,读懂难度之大,绝不亚于神鬼莫测的水书。
井琼霜眉心微动,见李绿蚁脸上并非迷茫,而是一种追忆的缅怀之色,当即轻声的,“怎样,有什么发现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绿蚁微微收敛了情绪,站直身体,扫射全场,指挥若定,伸出了四根手指。
晚年的伽利略因为不敢坚持日心说,受到学生的批评:“一个没有英雄的国家是不幸的。”
“不,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家,才是不幸的。”伽利略回答道。
可即便伽利略如此说,然而,在任何伟大的国家,从来都不缺少英雄,真正的英雄从来都不是被制造出来的,而是自发走在了无数国民前列,引领国民走向进步的。
文艺复兴的莎士比亚是一个英雄,胡适、鲁迅也是一个英雄,而能真正将几千年前已经成为死文字的佉卢文,在今天仍能被人记住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无疑更是一个英雄。
从考古发现看,我们知道楼兰人使用的官方文字是佉卢文。
那么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迁徙路线?
在他们迁入之前该地是否居住着本地土著?他们与土著的关系如何?
佉卢文函牍,在中国境内,有两种佉卢文字系统,一是表示于阗语的,一是表示鄯善语的。新疆发现的佉卢文资料主要有四种:国王的敕令、官方与私人的信札、各种契约手卷、少量的户税簿籍。
佉卢文最先传到于阗,但于阗使用的语言不适合用佉卢文,所以佉卢文在民间不同行,只在贵族和宗教人士之间使用。
就如同在现代,也有很多人有疑惑于古文言文的诘屈聱牙一般。
当然,在楼兰发现的怯卢文只是一种宗教和官方用语,并不是生活语言。他们本族人讲的语言是吐火罗语,这也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早已成为“死语言”。
据后人统计,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有十大学术成就,解读和研究吐火罗文,是其十大学术成就中的第三项。
通常认为,吐火罗文的初步解读成功,是以德国教授、于1921年出版的《吐火罗文残卷》为标志。他们根据吐火罗语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名称和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同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完全对应这一事实,首先确定它属于印欧语系。10年后,1931年、、ze合作的巨著《吐火罗文语法》的出版,则意味着解读吐火罗文开始有规律可循。但在吐火罗文里,还有相当一些字词的语义及文法无法认定。
1939年,已是80多岁的教授临时受命,负责指导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季羡林的博士论文。明确地告诉季羡林,要交给他4门绝活,其中一门就是解读吐火罗文。
但是正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一切努力,使得这本该成为“死语言”的语言,重新活在了文字记录上,并且为那一年出生的姜云愫所得悉,并且迅速的掌握了这一门语言,进而教会了李绿蚁。
第四十八章谶语 (第1/3页)
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衰落了,却突然又在古代西域的几个国家流行了起来,并成为当时的国语,于是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到5世纪左右,佉卢文就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使用,成为一种死文字了。
因此问题来了——
为什么楼兰王朝使用这种在中亚已经绝迹的文字?
难道“楼兰民族”是从中亚迁入本地的“外族人”?
阅读盗高一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