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真正将这一技术运用到极致,并符合现代航空飞行器维护便捷,结构简便并投入量产的就只有中国腾飞集团的运—15plus了。

不同于另一款量产的短距起降的安—72运输机,运—15plus并没有采用七十年代美、苏航空界十分受宠的肩扛式发动机布局。

即将喷气式发动机置于机翼上部,利用“康达效应”将喷气式发动机的喷出的气流在机翼表面形成一个向下的导气效应,从而形成向上的反向升力。

而这里的“康达效应”理论描述很枯燥,但试验却很简单,用一个条羹,将弧面至于流水之上,流水沿着条羹弧面变更流向现象便是最简单的康达效应。

安—72运输机和波音的YC—14工程验证机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只有美国人掌握,苏联人都没有,要不要这么装13!

明明是只有中国的腾飞集团最懂外部吹气翼襟技术,其他人只是略懂好不好?这才是低调、奢华、简约而不简单!

当然,庄建业要是真这么说,世界范围内真敢跑出来的踢场子的还真就没人,原因很简单,对外部吹气襟翼技术研究的国家和航空制造企业着实不少,比如说美国的麦道、波音;苏联的安东诺夫、伊留申;欧洲的达索、BAE等等。

其中不乏完成工程验证机的,麦道的YC—15和波音的YC—14便是如此。

也有进入量产的,安东诺夫的安—72短距起降运输机便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型短距起降运输机。

第七百四十二章 C—17同款 (第2/3页)

这时候要是露怯,他扎里夫的老脸往哪儿搁?

于是舔着个大肚子,微黑的老脸哈哈一笑,露出一副没有我不懂的表情,借着便说了一句让马克西姆再次云山雾绕的话:“能是什么?当然是很先进的技术呗……”

说着扎里夫还煞有介事的压低声音:“听说之前只有美国人掌握了这个技术,连苏联人都搞不明白。”

这话不说还好,说了马克西姆更是满脑门子的问号,如果这一幕被随着腾飞医疗队在抵达白沙瓦的庄建业知道,绝对会毫不犹豫的一把薅住扎里夫这厮的脖子,跟土豪介绍产品怎么能这么装13呢?

阅读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