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十号工程获得的AL—31型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实际上面临的和苏—27一样的窘境。
想使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却没办法与AL—31型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上的液压机械—数字模拟控制系统相匹配。
不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选择苏—27一样,根据航空发动机实际情况作出妥协,那对十号工程来说无异于是自废武功。
因为这款鸭翼、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的单发作战飞机,若是没有电传操纵做加持,鸭翼的近距耦合根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倒不是当时的苏联不想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而是因为出产的AL—31型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根本就无法衔接数字式操纵系统,除非在苏—27安装两套控制组件,一套用于控制机体,另一套用于控制发动机,可这样一来苏—27就是优雅的美男子,而是另飞行员抓狂的渣男。
为了能让苏—27的飞行性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准,降低飞行员的负担,苏联的设计师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数字模拟操控,对接发动机上的液压机械—数字模拟控制系统。
当时的苏联工程师们想着是先解决先进重型战机的有无问题,至于更先进的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整机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等在日后的苏—27深度改进型号上在一样样的弥补上。
毕竟刚出产的苏—27不止是飞控系统和发动机控制体系不完善,几乎整款飞机都有这样、那样的小缺陷,并不是一架非常完美的飞机。
结果指望着后续不断改善的苏联航空工程师们,这一等就等到了苏联解体,他们这些苏联航空工程师顷刻变成了俄国航空工程师,至于规划中的电传操纵和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则彻底沦为镜花水月。
第九百四十四章 中俄合作 (第2/3页)
控制系统还是相差甚大。
这就好比是手机,如果说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性能先进的智能机的话,那俄国人采用的液压机械—模拟数字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就是砖头一样的大哥大。
只能说比传统的液压机械控制系统稍好一些。
这从苏—27的飞控系统就能看得出来,外形酷炫的苏—27使用的却是数字模拟式操作系统,根本就不是纯数字的多余度电传操纵系统。
阅读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