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楚国的都城,也就是“郢”位处大江边上。
而“郢”只是楚国都城的一部分,楚人在大江的边上还建立了一座“渚宫”的。
这一座“渚宫”在公元前617年落成,始于楚成王熊恽,到了楚穆王熊商臣才享受上。
不过,楚穆王熊商臣也只是享受了一两年就薨逝了。
楚穆王熊商臣至少还在“渚宫”享受过,晋国这边的晋悼公姬周想要建造“明章台”却是付完钱的一年后就薨逝了。
它被晋人发现时,少了一个轮子被丢弃在“郜”那边的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说开始有些楚人用袭扰的方式来偷袭晋军这件事?楚人开始不讲规律,还能奢望晋军这边一直当君子吗???
实际上,楚国各个家族并没有成功阻拦晋军,甚至都没有让晋军迟缓抵达“郢”的时间。
倒是阴氏骑兵得到了充足的实战经验,好些骑兵的马刀都给砍得处处豁口,快成了锯子啦。他们的箭囊也是消耗了一壶又一壶,真的是老费钱了。
来到“郢”北面郊外,吕武第一时间派人将从“郜”找到又修复的“广车”给楚君熊招送过去。
什么“广车”?当然是楚君熊招的座驾呀!
极少提意见的魏绛说道:“我或可走‘郊郢’绕至‘薳澨’?”
樠木山那边是楚军的残兵败将,哪怕部队的建制保持完整,士气方面肯定很低迷,进而各种担惊受怕。
晋国的上军已经在尝试攻打樠木山的楚军,并且那边的楚军只有三万左右,中军、下军和新军没必要再去凑热闹吧?
还有一点,吕武不是要兵逼“郢”且要饮马大江吗?赶紧地把事情办了,再兵锋一转从“薳澨”的方向逼近樠木山,与上军形成夹击攻势解决那三万左右的楚军,然后就能快快乐乐撤军归国啦。
那个“薳澨”就是薳氏的封地,整片地方的占地非常大,几乎快有一个曹国的一半大小了。
晋军逼近到“郢”百里之内,行动开始一再受阻,原因当然是附近的楚国贵族知道这事,他们的尊严不允许晋军牛逼哄哄兵临“郢”城下,自发地带本家族的军队前来阻拦。
结果是,晋军不但遭遇了楚国薳氏、成氏、蒍氏、斗氏自发的率军来攻,连带楚国一些不怎么强大的权氏、那氏、雍氏、漳氏、等等近二十来个家族也有行动。
并不止是上面那些家族前来阻拦,原先向南逃窜的各自楚军也折返,一副晋军想兵逼“郢”要从他们尸体踏过的狠劲。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吕武其实是感到万分的高兴。
吕武正愁着没办法更多的削弱楚国的有生力量,来自楚国的家族一个又一个上来送,远比摆开阵势进行会战对付起来更轻松。
诸夏这边最爱搬家的是许国,大国中最爱迁都的则是楚国了,能看到楚国的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郊郢”,基本也就能够知道某地曾经是楚国的都城。
目前“郊郢”是薳氏的地盘,晋军从一些俘虏的口中问出一部分的败军逃入“郊郢”。
阴氏只是出动一个“师”的兵力,不能奢望能打的列国都散出去,留下来的联军能起到太大作用,再则是吕武没可能留下来亲自指挥攻城,他们对“郊郢”只会是围而不打,也算是一种保障后路的举动。
如果是用正常的行军速度,三百里需要花六天左右。
现在是晋军在追击败逃的楚军,一定会适当地加快赶路的速度,哪怕是沿途遭遇到楚军有些许耽搁,他们从“郜”抵达“郢”也只是花了四天的时间。
尤其是薳氏的“薳澨”大概十之三四左右是云梦泽的一部分。
别以为没有人烟的云梦泽就没什么出产,各种水产品富足到惊人的程度,再来就是能够猎杀鳄鱼、犀牛,获得制作甲胄的材料,并且不要忘记云梦泽很盛产芦苇的。
当然,芦苇来当箭杆的材料什么的,没得选才会将就着用一用,有得选哪个正经人会拿芦苇来当箭杆嘛!
芦苇不是作为箭杆的绝佳材料,目前也没技术用来制作成为饮料,拿来制作芦笛就让楚人很喜欢,最为有价值的则是编制“苇席”用作铺炕和用来盖房子。
不要小看“苇席”,南方各家各户都会用到这个玩意,生产的成本不大,销路却是极广,很能发财的!
上军昨夜在“湫”跟楚军遭遇,追到樠木山再次碰上数量约在三万左右的楚军。
楚军在北上时,他们停在樠木山那边驻扎过,离开时并没有完全捣毁营寨。
他们在“郜”打不过晋军连夜撤离,来到樠木山重新驻扎进营盘,没来得及喘口气晋军给特么追上来了。
“楚军残部驻于樠木山,未见楚君大纛。”吕武琢磨着也是,楚君熊招见事不可为肯定会先跑回都城的。
回到“郢”的楚君熊招是想龟缩起来,还是玩命发出命令征召各地的贵族,政治意义跟在荒郊野外发布指令是不一样的。
薳氏的总体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十就是贩售“苇席”得来。能占整个家族百分之十的财政收入,可以想象生意做得多大了。
吕武不喜欢魏绛,却不会连正确的建议都排斥。
再则,吕武本来就是想那么干的。
他们当然不能闷头赶路,怎么都要派人去知会中行吴,抵达“郊郢”时阴氏出了一个“师”,再让列国联军配合攻打“郊郢”,其余的军队则是马不停蹄往“郢”赶了。
这个“郊郢”是个什么成份?看名字也知道跟楚国曾经的都城有关,也就是“郜”以前作为楚国的都城,现在叫“郊郢”的地方则是管辖区的一部分,等楚国迁都变成地方一个行政区。
第696章:这下连续达到两个成就啦!(6K) (第2/3页)
能指挥整个上军,鉴于规则不夺赵武的赵氏兵权,带上各家凑起来的那个“师”继续追击不行啊!?
胆子不大的赵武,他在职位上也没有中行吴高,从心地向中行吴道歉,目送中行吴带着三个自家的“旅”,赵武以及赵氏的两个“师”,少不了各家凑起来的那个“师”继续追击楚军。
留在原地四散的一个“师”又两个“旅”的荀氏(中行氏)部队?当然是由中行吴的家臣去收拢,再赶紧跟大部队会合。
在后面赶路的吕武先后接到来自中行吴的汇报。
阅读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