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更迭

〖历代王朝更迭〗

第75章“七国之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不似晁错举轻若重,屡犯皇帝的禁区,袁盎一语中的,举重若轻,顿时让刘启刮目相看,问袁盎有什么好计谋。袁盎冒死前来,就为刘启的这句话。杀人的机会来了,袁盎让刘启屏退左右。刘启依言屏退左右,只剩下刘启、袁盎和晁错三人。

“我的计谋,作为臣子的不能知道。”袁盎话刚出口,晁错就知道大祸不远。晁错走到东厢,知道袁盎的计对自己不利,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晁错不恨被袁盎算计,他恨壮志不酬。面对壮志不酬,贾谊郁郁而终,晁错恨意耿耿。

袁盎对刘启说,吴楚七国传檄天下,说高祖皇帝分封刘氏子弟天下,晁错却更改法令,削弱诸侯,致使七国发兵,他们的旗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只有先斩晁错,再归还诸侯的封地,才能消弭战祸。

“只有借晁错的头,才能消弭战祸!”刘启听后默然。晁错跟随刘启一生,才气磅礴,大义凛然,令人敬佩。大事紧急,自古以来,只有臣为君死,没有君为臣亡;只有臣为君忧,没有君为臣愁。

刘启继位,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晁错说袁盎收受吴王刘濞的钱财,将袁盎贬为庶人。风闻吴楚七国造反,晁错告诉丞史,说袁盎收受刘濞钱财,隐瞒刘濞造反的阴谋,理当问罪。丞史觉得造反还未成事实,不能问罪袁盎,以免打草惊色。丞史一番话,分明为袁盎开脱。晁错想整治袁盎,有人替袁盎开脱;袁盎想整治晁错,有人借袁盎一把刀。可见袁盎比晁错容易结交朋友,晁错比袁盎更易得罪人。晁错欲问罪袁盎的消息传到袁盎耳中,袁盎很害怕,马上去见窦婴,说吴楚七国将反,要求面见刘启。

窦婴带袁盎来见刘启,恰好刘启正和晁错商议军粮之事。

“你曾经是吴国国相,知道田禄伯的为人吗?现在吴楚七国造反,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刘启问得很有道理。田禄伯是吴国大将,很有才,但不被重用。对于活着的人,如不被任用,与死没多大区别。

袁盎想都不想,张口就说不用担心。刘启说,吴国开山铸钱,临海煮盐,富可敌国;广招天下豪杰,兵强将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怎么能不担心。吴楚联军都要攻入长安了,刘启的皇位就要保不住了,他怎么能够不担心。面对强敌,谁都想保住现有的一切,刘启也不例外。

“吴国是有铜矿和盐海的优势,但刘濞所招的不是豪杰,而是无赖、犯罪分子和亡命之徒,这些人只会作乱。”袁盎一句话,既说出对方弱点,又指明自己优势,说到晁错的心里去了,所以他立即附和。这不仅是晁错对袁盎说的第一句话,还是诚心赞同的话。这两位生死之仇,都知道对方有才,直到临死,才称赞对方,真是可惜。倘若晁错与袁盎能联手,对大汉的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第75章“七国之乱” (第3/3页)

求见刘启,只是想借刘启的君王之刀,斩杀晁错,弃尸街头。晁错想杀袁盎,袁盎也想杀晁错。袁盎十分聪明,见七国以诛杀晁错为名,立即求见刘启,请求斩晁错以平息叛乱。吴楚联军势大,刘启不是秦王嬴政,不会为了一个晁错而得罪天下人。只要刘启斩晁错,无论吴楚联军是否退去,袁盎都是刘启身边的红人。

因直谏敢言受刘恒倚重,袁盎也得罪了不少人,如笨头笨脑的周勃和宦官赵谈,自知难以久居长安。皇上调他为陇西都尉,袁盎上任后,政治清明,仁爱士卒,士卒感激,人人奋勇争先,愿为他死。袁盎治理有方,皇帝再调袁盎去吴国做丞相。

吴王刘濞骄横,人人害怕。临行,侄子袁种对袁盎说:“吴王刘濞骄横得紧,吴国奸人很多,如果你想治理,刘濞不上书告你就会杀你。南方空气湿润,你不如天天吃喝玩乐,给皇上说刘濞不会造反,那就可以保全自己。”

果然,袁盎依此而行,受到刘濞优待。袁盎与晁错都很有智慧,但晁错刚正耿直,知道方正不懂圆滑,袁盎却是很圆滑的人。如果晁错圆滑知变,在大事上就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性削藩,在小事上就不会因朝堂争执而与窦婴结怨。袁盎圆滑,在吴国装糊涂,刘濞造反,没找他麻烦。

阅读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