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怕他们造反闹事,不得已,只好解散了他们。如此一来,早期洛阳的军队班底构造,就只剩下精简后的白波军以及陈暮留下的那两万青州军。
白波军人数较多,占据了主体,为了安抚他们,朝廷自然要笼络一番。又利用青州军钳制,不至于让白波军起骄纵之心。
如此多年下来,整个司隶在河内与冀州前方对峙的一线部队,就差不多只剩下六万。
再把各地郡兵二线部队算上,也不到十万。
所以当初在盘算青州四个档次的将领时,其实是没有把白波军将领算进去,因为他们并不是效忠青州,而是效忠朝廷,属于朝廷目前依仗的嫡系部队。
朱儁和关羽都带着他们打过仗,所以才跟着二人,但如果这两个人真要算的话,他们大概率还是会听从朱儁的命令。
前军是杨奉为主将,武安国为副将,领五千人,在先锋军之后,浩浩荡荡往北而去。
在前军后面,自然就是中军,有一万四千人,关羽为主将,身边又有关平、李乐、韩暹以及大小其他将领,陈暮也在其中,由鞠义率领玄甲重骑跟在身边,乃为大军主力部队。
后军五千,又护送辎重、辅兵、粮草、工匠、器械,算上大量辅兵的话,后军有两万多人,但辅兵形成不了战斗力,因此实际战兵其实不过两万六千。
这样一支军队进攻防守严密的安阳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战争打得也不是人数,如今洛阳军夺回羑里城,打跑颜良文丑,杀死七八千人,俘虏了近两万,严重打击了袁绍在西面战场的士兵数量以及军队士气。
这是因为他们是自带军队投靠的朝廷,白波军当年拥众二三十万,是一股很大的势力,在当时的环境下,毅然决然与朝廷站在一起,属于雪中送炭,因此刘虞在登基之后,也给予了他们很高的回报,不仅让他们的家属拥有大量田地,还提高了他们的级别。
而且这些年洛阳的主力军队,也是多靠白波军,原本朱儁早年还有一部分兵马,但这些兵马是河北郡兵,早年被朝廷抽调,跟随朱儁北上雁门与休屠各部作战,后来朝廷被董卓霸占,天子罹难,这些兵马又跟着朱儁去关中讨伐董卓。
董卓失败之后,司隶最多的时候拥有十多万大军,光白波军就有十多万,还有朱儁拥有的两三万河北郡兵以及当时陈暮率领的两万左右的青州兵,挤挤攘攘,兵员素质与各年龄段良莠不齐,滥竽充数者不计其数。
由于当兵的太多,司隶那个时候又是一片残破,粮食严重缺乏,需要从青州调派,因而在朱儁与关羽的主持下,开始淘汰老弱,精简人数,然后在河内河南等地屯田,让老弱及家属耕种田地。
紧接着冀州王芬叛乱,与司隶敌对,那些河北郡兵担心如果跟着朝廷与冀州作战,王芬会威胁他们家属的生命安全,因而聚众起来,找到朱儁要求解散军队回归故里。
打仗其实往往打得不是人数,而是士气。历史上袁绍和公孙瓒之间数次发生战斗,当时袁绍只有几万人,公孙瓒却有十多万大军,步兵有七八万,骑兵也有两三万,可谓是兵强马壮。
结果界桥一战,公孙瓒作为主将被鞠义击破,十多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最后在巨马水之战才勉强扳回一城。可见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绝对因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士兵精锐程度,士气是否高昂,及战争中其它客观条件等等。
现在关羽军别看只有两万六千人,而安阳城内人数不下三四万,再加上内黄繁阳邺城等地布置的,袁军在西线的防御兵力能达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阳城下 (第1/3页)
天刚刚破晓,世界还处于一片将明尚暗的时候,羑里城的大门就打开,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朝阳还未升起之时,就踏着整齐的步伐出城。
最前头的是管亥,乃为先锋大将,领两千先锋军,顺着旷野上的官道一路疾行,先登探路,朔典明形。
紧接着就是杨奉、武安国的前军,其实杨奉并不是校尉,而是中郎将。
包括李乐、韩暹、胡才,四个白波军将领,级别都不低,在洛阳的军队序列当中,仅仅比朱儁关羽低一两级,和赵云管亥是同一级,比武安国、徐晃、韩浩这些校尉级别还高。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