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难如登天!」杨集摇了摇头,十分遗憾的说道:「冀州是山东士族传统势力范围,他们对冀州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全境的方方面面、各个阶层;朝廷和其他势力很难渗透进去。其实杨谅叛乱被平定之初,是改革的最佳良机。但现在,很难、很难。」
山东士族由于在大隋中枢没有什么存在感,他们为了和关陇贵族争权夺势、强势回归,便和企图颠覆正统朝廷的杨谅眉来眼去、或明或暗的支持杨谅;当杨谅失败以后,山东士族在道理、法理、道义上都站不住脚。而那个阶段,一个二个都忐忑不安、一个二个都怕朝廷清算。
朝廷当时不管怎么安排、怎么改革,他们都不敢反抗、不敢搞鬼;否则的话,朝廷就能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收拾他们。但是杨广当时初登大宝、又先后被仁寿宫政变和杨谅狠狠地收拾了一番,导致他的帝位岌岌可危,一切当以稳定为要,杨集也不能说杨广白白的错失良机。
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过去的事情已经烟消云散,而杨广又被迫重用山东士族来平衡关陇贵族;这便导致他对冀州改革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如凉州;甚至,还有可能反反复复、出尔反尔、半途而废。
正是有鉴于此,所以杨集一点都不看好冀州改革、冀州新政;如果抱作青、徐、兖、豫、梁、益六州中的任何一个州,效果都会和凉州一样;就算是雍州、并州、幽州、荆州、扬州,也比冀州容易得多。
萧颖眼睛里充满了忧虑,她叹一口气:「孟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若事不可为强为之,说是莽夫亦不为过。既然郎君也认为冀州改革难如登天,何不劝劝圣人?哪怕是换成幽州,也好过冀州吧?」
「圣人集中力量对付冀州,此刻信心十足、豪情万太,现在谁也劝不了他。」杨集苦笑一声,有些无所谓的说道:「人不到伤痕累累,就不会懂得后悔。等他碰得灰眉土脸、千分憔悴、万分疲惫,然后再劝;那效果,远比现在好。」
萧颖咬着殷红粉嫩的嘴唇思索片刻,犹犹豫豫的说道:「郎君要是不劝他,谁也劝不动他了。而且改革一旦失败,不仅费时费力费财,滕王兄和你的旧部,也会受到牵连。」
萧颖掌府内事务,既要做好一府之主母,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可以时时刻刻规劝丈夫的王妃;她说这番话,倒不是想干涉丈夫的决定,而是丈夫好像意识不到这些,于是就把后果说了出来,免得他以后为现在的决定后悔。
杨集默然半晌,点头道:「娘子言之极是。圣人一定会写信过来与我沟通此事。到时,我再写信回
萧颖颇为紧张的问道:「都有什么安排?」
入京十一人中,只有阴世师、萧瑀获得重任;另外九人、杳无音讯,她都以为这些凉州州干将被冷藏了。如果真是这样,也间接表明皇帝在打压杨集。
「二舅独孤盛和尧君素、王辩、高君雅、王行本进入骁果军,各领一府士兵。」杨集笑着说道:「骁果军有十府,每府兵力万人,之前没有兵员,所以主将都空着,如今陆陆续续有兵力抵达洛阳,圣人这才任命他们各领一府士兵。」
「王威、梁默、李琼、柳武建现在在冀州州牧府任职,再加上刘权,那么滕王兄就有五名得力悍将了。」杨集笑了笑,续道:「圣人对滕王兄和刘权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他们在冀州推广把凉州模式,但他俩势单力薄、独木难支,使得冀州局面迟迟无法打开;圣人现在将他们五人到冀州,显然是准备集中全力、对冀州进行一场大刀阔斧、轰轰烈烈的改革。」
萧颖又问:「郎君觉得他们能行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73章:醉生梦死 (第2/3页)
侍郎李子权接了崔仲方的相位。你大兄萧琮辞官隐退,圣人把空出来的相位、内史令授予你六阿兄萧玚,而萧玚那个兵部尚书的位子,交给兵部侍郎段文振了。也就是说,这番人事变动,萧家丢了一个尚书之位;不过你七兄萧瑀现在是圣人手中的利刃,只要他沿着这条路坚持走下去,不出两年时间,他就比萧玚更受圣人信任。」
「大兄毕竟是当过皇帝的人,此番隐退,对萧家有利无害;而兵部尚书之职,没有多少实权、责任却是重如山,而六兄又不以兵事见长,让出这个职务,其实也没坏处。」
说到这里,萧颖目光盈盈的望着杨集,柔声说道:「至于七兄,他和其他兄长不一样,有着极深的凉州烙印,他要是因为个人之能,获得圣人重用,对于萧家、对于郎君都是好事。」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集十分认同妻子的说法,又说道:「另一本册子,则是和入京的凉州官员有关。」
阅读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