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七十年代末的京城没什么夜生活,路上除了巡逻的工纠队,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餐厅八九点钟关门是常态,后世的酒吧、舞厅、KTV更是一概没有。
长街上,杨建华和李杰各自推着自行车缓缓地走着。
“春明,你之前准备说的是什么事?”
李杰脚步微顿,将‘大碗茶’的计划娓娓道来。
“是这样的,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杨建华眉头微蹙,下意识地否定了这个计划,这不就是投机倒把嘛,而且谁会去花这个钱去买茶水喝,二分钱的定价,茶叶品质肯定不怎么样,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又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
然而,当两人目光交汇时,杨建华看到了李杰眼神中的自信,随即将口中的肯定句变成了疑问句。
“你确定这东西能卖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他们成功了,争取到了回城的权利。
当时这件事闹得轰轰烈烈,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议论,就连国外不少媒体也参与报道。
随着消息一经传出,各地知青闻风而动,知青返城大潮也拉开帷幕。
近千万知青的大规模返城,城市就业压力激增,一时间根本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
因此,个体户也应运而生,很多待业知青纷纷加入个体户大潮。(知青只是个体户诞生的诱因之一,并不是全部)
第三十一章 消息 (第2/3页)
是聚集在一起,半军事化管理,有工资,但是很少,而且不能招工回城。)
简单来说,这些支边的知青就不再是‘知青’了,而是变成职工了,彻底断绝了知青返城的愿望,而这部分滞留边疆的知青人数高达200万。
他们将最美的,最宝贵的青春全都奉献给了祖国边疆,到头来却连返城的权利也没了。
滇省西又版纳的知青在机缘巧合之下率先爆发了,从78年年底至79年年初,历时几个月,通过写联名信请愿、串联、上访、罢工、卧轨、绝食等方式争取个人权益。
阅读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