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多尔衮也说动布木布泰,派人联系科尔沁族,调拨部分兵力入大清,增强大清的骑兵实力。其他蒙古部族那边,则是恩威并施,也同样要求进贡战马和调兵服役,以重建蒙古八旗的骑兵实力。
另外,多尔衮还重用了洪承畴为首的一帮子汉人,组建类似明朝内阁的摄政王幕僚处,帮多尔衮处理政务,出主意等等。
沈阳城内某处宅子,里面的一个老人,听着盛京城内的风云变幻,心中也是非常地感慨。
这个老人,已经有六十四岁之多。原为大明锦州总兵,于松锦之战时投降建虏,被封汉军正黄旗总兵,不过一直称病在家。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明末曾经叱咤风云过的祖大寿。
荣华富贵,家族兴衰,他都是经历了的。
别的不说,就光说祖家。
在他高升之后,他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成为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
甚至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皇帝还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当时所谓的关宁军,其实就是祖家的军队,各级军官,全都是和祖家沾亲带故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把这支军队说带走就带走。
对于济尔哈朗当机立断,放弃锦州的行为,多尔衮认为,这不是丢城失地,而是明智之举,保全了大清的有生力量,因此反而下旨表彰了济尔哈朗,给予了相当丰厚的赏赐。
而回到海州的济尔哈朗,也明确表示,遵从先皇的遗旨,没有任何意见。
至此,大清的和硕亲王中,一共还有多尔衮、多铎、代善、济尔哈朗以及豪格五个人。多铎不用说了,四个和硕亲王都是认可了当下的大清权力机构,也就豪格一个人还不知道。
多尔衮似乎也把豪格给忘记了,借口应对明国攻势的理由,开始调整各旗实力。当然,以多尔衮的能耐,并不是明着调整,而是以各种借口来的。
比如,属于皇族的两黄旗,如今皇帝年幼,摄政王当政,就要归于摄政王先统领;只是这一项,就使得多尔衮的实力一下就跃居八旗之首。
在投降建虏之后,祖家一样受到了厚待,包括祖家宗族体系内的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祖泽洪为吏部承政,韩大勋为户部承政,姜新为礼部承政,祖泽润为兵部承政,裴国珍为工部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22 发愁 (第1/3页)
对于大清皇帝之位继承有最大问题的豪格不在,那么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多尔衮一妥协认可之后,六岁的福临很快便登基称帝,而多尔衮则为唯一的摄政王,开始处理政务。
当务之急,是应对明军的攻势。
不过盛京这边,还没有商议出结果的时候,新的消息就传回来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领着锦州剩下的军队,安全返回了海州。
阅读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