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宦官端来绿头牌。
朱以海看着上面的牌子,“没有丽嫔的吗?”
“回皇爷,丽嫔怀上龙种了,不能侍寝。”
朱以海愣了下,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也是今日才请御医确诊的,还没来的及告诉圣人,正要禀报。”
太监一一记下,不敢半分怠慢。
虽然觉得皇帝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但做为奴婢领命遵旨便是了,而且他也觉得这样一来,倒确实是会很热闹。
太监也愣了下,不过还是很快应声称是。
“弄个大点的长桌放到这,到时都坐一起,热闹。”
“奴婢领旨。”
十四个妃嫔,一子八女,得一张很长的餐桌才坐的下,“记得问下皇后她们,皇子公主们喜欢吃什么,弄点她们喜欢吃的。”
汉中大捷,朱以海心情极好,感觉格外的通畅,甚至也有精力开始关心起后宫嫔妃和皇子公主们了。
普通百姓在面对官府的时候,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只能任由剥削欺压。改成官府管理甚至运营,尤其是条条块块多重监管,无疑就要好的多。
也不是就完美了,但起码也比原先的那套强多了。
将来要是再崩坏,也自有后人再去打补丁。
要不是邮驿涉及机密,朱以海原本是打算直接让少府监另搞一套私营的邮驿系统的,私营的话,可以搞加盟承包这样的模式,各地驿站、邮铺,招商承包,自负盈亏,总部负责监管、订价,保障服务等就好。
后来想想这也太超前了些,而且公文、情报这些东西毕竟机密,所以最后还是打算重建驿站,改成邮驿分离。
“哦,那朕一会去丽嫔那里。”
“皇爷,丽嫔刚有孕,暂不能侍寝。”
“朕过去看看。”
朱以海有时觉得这皇帝也很孤独,就算后宫十几个嫔妃,可有时好几天都未必能见到一面,饭都不在一起吃。
他想了想,“以后晚膳,若是嫔妃们有空,可以过来与朕一起用膳,孩子们一起带来,一起也热闹。”
朱以海打算先慢点来,建好一驿,招募派驻吏员驿卒,然后再建完善邮递铺,再接着建下一驿,争取在一年内,建成一条从登州经来州,到青岛,琅琊、海州、淮安、扬州、镇江、南京的驿递路线。
一点点扩建完善。
以后山东半岛肯定还要再建一条环岛驿站,由蓬来往烟台、威海、成山到青岛,甚至还要经来州往青州、淄博、济南的路线。
不过这倒也不是很急,前期可以适当慢一些,积累些经验,完善漏洞,等成熟后,就可以迅速扩张,遍及全国了。
会议结束,朱以海留大臣们吃饭,仍是四菜一汤。
皇帝的这一套计划跟大臣们详细讲述完,果然得到一致赞成。
这有几分张居正驿站改革的味道,当年张居正也是从官员特权下手,还是有不错效果的,当然,皇帝的改革动作更大,直接把邮驿当成军事机构来经营管理,跟军费兵饷一样预算、发放、监管。
虽然十几万驿卒,可能一年的工食银就得三四百万,加上其它养马等开支,意味着整个驿递系统需要四五百万一年。
不过大臣们也赞同皇帝的计划,毕竟驿递不能缺少。
有些钱,也省不得,钱得花,只是得花到位,落到实处。
甚至是建立专业的货物运输单位,水陆物流运输,运输这个行业,其实大有利可图的,实力越强,这买卖利润越大。
历朝历代都有驿站,唯有明代搞的一踏湖涂,朱元章开始时定的规矩还是很好的,可惜后来乱来。
最主要还是明朝最初设计这套制度时,搞的是民间差马出夫支应驿站,完全由地方官府管理,没有足够的上级监管,所以最后就成了人人都要来薅羊毛的重灾区。
朱以海这次直接把驿站从最基础的底层核心都给改了,连同以前明朝的养马制度也给改了。
不能把所有事情,都交给普通百姓。
“臣建议可以先在奉天、应天、绍天三京先试行,逐步设立驿、邮,稳打稳扎,连运营边改进,”首辅宋之辅提议。
“这个建议不错,朕看可以先建一条登来到淮扬南京的驿路,由登州到来州,再到青岛,然后经青州琅琊、过猩州到海州,再往扬州至镇江、南京。
这第一站,从登州起。”
朱以海钦定第一站设在蓬来西面六十里处的黄水河海口附近的黄河寨对岸,定名黄水驿,第二驿则在距黄水驿西六十里的界水河海口附近,这里原来就有大明的黄山馆驿。
先建黄水驿,再复黄山馆驿,两驿之间,再二十里一铺,设立各邮递铺。
第579章 邮政 (第3/3页)
中央有兵部、邮驿局、巡邮御史。
地方省级有总督、巡抚、按察使、分巡、督邮厅长管理,府州县级,由知府知州知县兼管,不再设驿丞,只设没品级吏员的驿长、铺长。
改过去民间差马出夫支应驿站,为官养官应,颁布详细邮驿法令,严禁驰驿人员骚扰驿站,贪污受贿等,按军规管理驿邮,以军法从事违法犯规者。
朱以海也鼓励民间建立邮递,他就打算让少府监开设皇家邮铺,建立一个皇家邮铺网络,用邮递马车运送信件和货物,在县乡,则用邮驴分送。
阅读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