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寺,要耗费十几万甚至更多的银子,青海汗直接要献出二十万亩地,王公台吉们还要给捐献上千户属民,各地的牧民们,要送几千子弟去出家学经礼佛。
这些种种,皇帝都非常支持。
他甚至还希望能够多修些这样的大寺。
为了鼓励他们,朱以海对东科呼图克图四世等八位小呼图克图也各特赐三千两银子,还赐他们一些粮食布匹等。
“除了东科呼图克图现驻东科寺还不错,其余七位上师现在所驻的都是些小寺,还显破败老旧,与你们呼图克图的身份不符,难以彰显传播格鲁派······现在正好要修嘉善寺,不如几位上师也一起选个好地方,新修一座驻扎寺院如何,内地工匠多,直接出钱去内地招募雇佣,修起来也快。
由卫拉特诸部、青海诸台吉等一起征集了一万匹骟马进献给皇帝,然后喇萨班单、达赉以及原漠西的咱雅呼图克图,加上东科寺等佛仓里都给他拔了银子,仅咱雅呼图克图就给了侄子十一万两银子。
达赉和班单各从佛仓里拔了五万两给他,东科寺等又献银一万两。
现在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来见皇帝妹夫,就直接送上了一万匹马和二十二万两银子。
朱以海早就接到下面的报告,礼单上的这些东西,甚至已经由皇家接收了。
另外还有一些银器、马鞍、千里马之类的珍稀礼物。
订制镀金铜佛像等,还能跟嘉善寺一起订制·······”
皇帝很热情甚至显得有几分‘虔诚’的跟那几位呼图克图们推销起大明建筑工匠、铸造工匠们的技术和高效,劝说他们也一起修寺,这样还能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
至于修寺的本钱,他们驻扎地的王公台吉们捐献啊,还有牧民们一起捐献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修一座寺而已。
皇帝决口不说由大明出钱敕建修造的事,这就是买卖。
阿奴立即磨墨,朱以海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嘉善寺!”
一个占有土地二十万亩,将拥有三千名僧侣的青海第一大黄寺即将建立,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还请求皇帝允许他们派人去汉地雇佣工匠、采购材料,订制镀金铜佛像等数千尊·······
对这些要求,朱以海统统大方的同意了,反正又不用由皇帝和朝廷掏腰包帮他们建,也不是免费征召役使工匠,都是市场招募雇佣采购,这么大一个寺,很大一个工程,造价很高,利润也很丰。
反正大明皇帝不做亏本生意。
朱以海在汉地严格管理佛道及西洋教等,但对蕃地,却完全是另一副态度,他非常支持土着们的传统,也十分支持他们的礼敬,不管如何夸张都依然是完全支持。
“臣请求在青海北建立一座新的黄教大寺,青海达赉汗与诸台吉,愿意划出二十万亩地建寺,及寺院使用,请陛下批准。”
车臣来到青海驻锡,但现在还暂住东科寺。
朱以海很支持建一所大寺,草原蒙古人崇佛建寺供养僧侣,花费可是非常巨大的,这会耗费蒙古贵族们的财力,甚至大寺建成,会有成千上万的僧侣,到时也会让许多蒙古青壮出家为僧,这是削弱青海汗国的实力,大明当然支持,反正又不建在大明境内。
“这是应该的,朕也要表示大力支持,由皇家内府拔银五万两,其中两万两用于塑造佛像,两万两用于修建大寺的金顶,另外向青海诵经、学经者赏赐布施一万两!”
车臣刚送来二十二万两银子,皇帝转手再赏赐五万两,也是慨他人之康。
朱以海接过,对这位长的魁梧粗壮的大舅哥还是挺喜欢的,卫拉特上层贵族王公们现在都会送儿子去卫藏礼佛学经,有的还送好几个过去,有的还没生儿子的,也会收养一个小僧人为义子。
他们对格鲁派寺院的捐赠是非常大方的,不少王公甚至都会亲自去喇萨熬茶。
而底层的牧民们去不了喇萨,那就把孩子送进草原上的黄寺,把自己的一些牛羊牲畜、酥油牛奶等捐送给寺院、僧人。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是从喇萨领旨,然后回了趟天山尹犁卫拉特,再来到青海见青海汗达赉巴图尔,接着便来面圣。
他这次可不仅是带了哈达献给皇帝,还带了大量贡品。
“再赐黄金三千两,以用做佛像镀金、佛寺金顶等。”
“赏赐绸缎三千匹······”
青海汗赠给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的二十万亩青海北岸之地,朱以海也补了一道敕旨,将之划为大寺的属地,连同那块地上的牧民也都成为大寺的属民。
“陛下再给大寺赐个名字吧!”阿奴在一边道。
“好。”
第869章 都是狠人 (第3/3页)
······
行宫。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头戴黄帽,身披御赐紫金袈裟,在妹妹阿奴昭仪的引领下入殿,身后还有八位青海呼图克图。
他向皇帝敬献哈达。
阅读海上升明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