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打开,炮火还在持续的压制着蒙古骑兵的推进,一队队新军士兵早以在城外摆下一个个方阵,就等着蒙古人的突击。挥舞着马刀,拼命朝新军冲来的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家口,李秀成奉命亲自坐镇于此,目的就是彻底消灭蒙古二十万骑兵,锦州,由杨一亲自指挥,两处兵马,十二万大军,全部装备了最新式的步枪和火炮,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1862年5月15日,张家口外的草原上终于出现了漫天的烟尘,二十万蒙古铁骑出现了。距离张家口还有三公里时,蒙古骑兵遭遇了第一挫折,李秀成布下了地雷阵,把蒙古骑兵炸了个人仰马翻,蒙古人被迫停止前进,研究对策,最后决定用随军的牛羊开路,这才面前得以继续前进。行至张家口城外两公里处时,蒙古骑兵开始加速,但很快就遭遇到第二次沉重的打击,新军密集的炮火织就了一个地狱般的画面,前赴后继的蒙古勇士们,很多人还没看见张家口的城墙,就已经被炮火撕成了碎片。
对蒙古骑兵进行接连打击后,蒙古骑兵的士气已经大打折扣,李秀成又兵行险着,打开城门,部队在城外列阵,挑战叛军。蒙古的王爷们被彻底激怒了,虽然二十万勇士死伤五万,但他们认为,余下的士兵一样可以轻松的吃掉这些步兵,蒙古人个个都是天生的战士,这是蒙古一贯的认为。王爷们决定,与李秀成决一死战,把李秀成的六万步兵消灭在城外,打通去北京的道路。
放着坚固的城市不守,出城应战,军事学家们一直没办法弄明白当初李秀成的真实想法,这一点一直迷惑了后人很久,李秀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这一点只有新军的最高领导们才知道。
李秀成临行前,杨一和张键给他送行,同时杨一自己也要去锦州。临别时杨一说过一句话,“我要的是全歼,不是赶鸭子。”从这句话就不难明白杨一的用意,蒙古和东北,地广人稀,大草原上随便那里都是蒙古人的家园,蒙古人个个是马好手,着要把他们赶回草原,再想找到他们可就难了,毕竟现在这年月还没空军,还没汽车。都是步兵的新军想在短时间内消灭叛军就困难了。坚守城市,可以说在最稳妥的,蒙古人都是骑兵,攻坚困难,又没有多少大炮,可怕的就是蒙古人在城市外吃了苦头,觉得攻坚困难,转身就跑,那就真的成了赶鸭子了,步兵追骑兵的玩笑可不好开。蒙古人长期在马背上生活,这次不杀个精光,以后隔三岔五的来骚扰,还要派大军围剿,那开销就大了,所以拼这牺牲大一些,也要在城外把蒙古人的精锐消灭,这才是杨一的真正目的,也是李秀成放弃坚固城市,出城决战的前提。
第四十七章 变革的动荡(3) (第1/3页)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四十七章 变革的动荡(3)
张家口、锦州两地分别象两座巨人,阻拦住叛军南下的的洪流,叛军根据情报,北京地区兵力不过十五万,而且大部分士兵还是新兵,所以分兵两路南下,齐头并进这一战略是正确的,杨一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兵力来抗衡南下的四十万大军,至于北上的二十万叛军,基本全部是步兵,他们要面对的是二十万新军的精锐部队,说是北上,其实叛军到了乌兰巴托就停止前进了,以乌兰巴托为据点,远远的威胁乌兰乌托,使聂士成不能南下增援北京,这才是叛军北上部队的任务。
令叛军没有想到的是,杨一将直隶地区部署的部队居然分成了三部分,六万人马部署在锦州,张家口部署六万,北京留守三万,如此分散使用兵力,实在是兵家大忌。杨一的用兵也让叛军的诸位王爷看见了胜利的希望。可他们不知道,杨一为了收拾这些最具威胁的反对势力,早就准备下了一场屠杀。
阅读特工之回到清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