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225章 首阳书院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首阳书院属于因山出名,毕竟嵩山的书院是非常出名的,反倒是嵩山的寺庙还不如书院出名。

入了山门之后,李逵在书院管事的带领下,去了山长的小院。将苏轼的信给了山长之后,静静的等着。

山长看着李逵和李云,心中琢磨不定,最后还是熬不过苏轼的威名,只好放弃了将两个他眼中的‘读书种子’忍痛割爱。

写好回信之后,交给李逵道:“学士之文如滔滔江河,延绵流长;学士之诗词,如崇山峻岭,雄壮威武,两位能够拜在学士门下读书,显然文采是不必多说,自然是一等一的才学。不过学海无涯,不进则退,勿要耽误了好光阴,辜负了学士的美意。”

苏轼的信中就说了,李逵和李云自己教,出了名,算书院的一份。

李逵瞪了一眼对方,按住想要动手的李云,问:“有何不敢?”

李云吓得脸色惨白,拉着李逵的衣袂道:“二哥,莫了贼子的当,打死人就不好了。”

有一天,苏迈发现兜里的钱不够了,买不起肉,于是就贪便宜在市场上买了一条鱼,精心烹饪之后,给苏轼送去了。看到鱼的那一刻,苏轼哭了……

当天夜里,苏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牢房的房梁,踌躇了一夜。幸亏没上吊,要不然,他老人就此人生划上了个耻辱的句号。

因为这件事,苏轼很长时间都没搭理自家的大儿子。甚至出狱之后,对大儿子苏迈也是不闻不问。

很多年过去了,父子的心里或许还有当年那根刺在作祟。但是当苏迈决定不做官之后,苏轼才发现,自家人似乎除了做官,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种地倒是可以,但没有本钱买地。老家眉州也没有什么产业,只有几亩薄田,是大哥家的产业。当年分家的时候,已经做官的苏轼和苏辙都放弃了家产。

老家回不去,又不敢拖家带口的带着老婆孩子来老爹跟前啃老,想来想去,只能去岳父家先混一段时间再说。

山长也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准了。

李逵和李云悬着的心顿时放下,看来是虚惊一场:“谢山长训导,学生谨记。”

走出山长的小院,李云捂着胸口,一脸的紧张:“哎呀,差点吓死小爷。”

“你们俩个,听说在学士身边求学,可敢过来比试一番?”

在下山的时候,突然有人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嚣张道。

想明白了这些的苏轼,决定立刻给老三准备学籍,就落在颍州最大的书院,首阳书院。

然后过两年,就准备送老三去京城,参加考省试,争取一举拿下进士身份,延续苏家的底蕴。

苏过去了书院,连带着帮李逵和李云也报名了,三人都成为首阳书院的学子。

这就是李逵和李云突然间有了书院身份的原因,他们成了嵩山十大书院之一的首阳书院的弟子。

看着连绵不绝的山峦,还有风过去之后,松柏沙沙之声,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大宋的书院基本上都建在山中,少有建在水边的。

耻辱啊!

苏轼说什么也不能让大儿子做出如此有辱家门的事来,去信一通训斥之后,让他去常州置办几亩水田,先种地再说。

常州在苏轼的心里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他,在他小妾王朝云的心里也是如此。因为他和王朝云的第一个儿子,就死在了常州,也埋葬在了常州。这个地方是他的伤心地,同时也是他最后的一片净土,苏轼甚至已经有了决定,要在常州终老,陪伴自己的小儿子。同时也让自己的小妾王朝云安心。

信是写了。

苏迈也回信了。

虽说苏轼很不关心自己的大儿子。不是因为亡妻的原因,才对大儿子漠不关心。而是因为苏迈不聪明,至少在苏轼眼里,自己差点被这个儿子坑死,对儿子心存芥蒂。

记得当初‘乌台诗案’,苏轼被看押在天牢之中。

大宋监狱不提供伙食,需要亲人自己送进大牢里去。送饭,成了年纪还不大的苏迈的首要重任。

当时苏轼和儿子商量好了,皇帝不杀他,送什么吃的都可以。

一旦皇帝准备杀他了,就送条鱼进来。

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苏家第二代,没有一个能够做官做出头的领军人物。那么对于苏家来说,注定会没落。想到这些,苏轼就坐立不安。

大儿子没指望了。

二儿子缺乏灵性。

只能指望老三了。

第225章 首阳书院 (第3/3页)

没有骨气了,苏轼接到信,差点没气地背过气去。

苏迈啊!

苏迈。

你怎么说也是官宦人家,还是苏家的长子,怎么可能做女婿上门啃老的事来?

阅读李逵的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