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外,趁着导引太监进去通报的间隙,李春芳颇为好奇地打量起了眼前的乾清宫。
眼前的乾清宫,建筑恢宏,气势磅礴,从李春芳的这个位置,还能够隐约看见,铺有琉璃瓦的地面。
“自从方皇后以后,陛下就再也没册封过皇后,没想到这一次,居然让本官赶上了,还真是好运啊!”
良久,只见李春芳收回目光,如此感慨道。
虽然距离皇贵妃沈氏临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响,却迟迟没有衰退,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李春芳刚进入乾清宫,便‘扑通’一声跪伏于地,沉声道:“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于龙椅上的嘉靖闻言,在上下打量了李春芳一番后,略微颔首,出言吩咐道:“嗯,起来吧!”
“是,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应允后,李春芳方才从地上起身。
随后,只听嘉靖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李春芳的心里十分清楚,眼下,朝中有许多人,已经在向着朱载垣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靠拢了。
正当李春芳思绪翻飞之际,只见导引太监来到李春芳的面前,恭敬禀报道:“尚书大人,您可以进去了!”
李春芳闻言,猛地回过神来,向导引太监拱了拱手,恭敬道:“劳烦公公了!”
导引太监闻言,当即摆了摆手,不住推辞道:“哪里,尚书大人言重了!”
在这之后,李春芳并未有过多停留,而是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了乾清宫的阶梯。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随后,又有一大批人转变阵营,开始支持裕王。
毕竟,裕王有了儿子,而皇帝对于自己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孙子,也是颇为偏爱。
正当朝野上下都认为,裕王胜券在握,即将成为大明新一任的储君时。
皇贵妃沈氏为皇帝生了一个儿子,皇帝为其取名为朱载垣,不仅如此,皇贵妃沈氏,还将被册封为大明新一任的皇后。
这接二连三的变故,让朝野上下,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
另一边,礼部。
正当李春芳还在处理着由下属送来的公文时,从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
李春芳闻言,将手上的毛笔放至一旁,出言吩咐道。
毕竟,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等到皇贵妃沈氏正式被皇帝册封为皇后以后,她生下来的那个儿子,将一跃成为嫡子。
而在继承皇位的优先级上,嫡子要远远强于庶子!
要知道,嘉靖八个儿子,其中六个早夭,只有裕王和景王长大成人。
原本大家以为,皇帝的位置将在裕王和景王两人的角逐中分出胜负,因此,早早便站好了队。
一开始是景王牢牢占据上风,压得裕王喘不过气来,正当朝野上下都认为景王将成为储君的时候,景王被皇帝派往封地就藩,彻底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
李春芳在将册封皇后的具体流程浏览完毕后,方才回过神来,并用食指轻轻按压了几下太阳穴,出言吩咐道:“嗯,本官看过了,流程没什么问题,告诉鸿胪寺那边,就按照这个来吧!”
徐学谟闻言,当即俯下身体,恭敬应声道:“是,尚书大人!”
在徐学谟走后,只见李春芳唤来胥吏,在叮嘱几句后,便离开了礼部,向着乾清宫所在的方向行进。
他身为礼部尚书,需要亲自将册封皇后的具体流程,交由嘉靖过目。
……
话音落下,只听‘吱呀’一声,房间的门被推开,进来的是礼部侍郎徐学谟。
徐学谟在进入房间以后,便来到李春芳的面前,躬身行礼道:“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李春芳闻言,在略微颔首后,看向徐学谟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叔明,有什么事吗?”
徐学谟闻言,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册子,将其递交到李春芳的面前,恭敬禀报道:“尚书大人,这里是鸿胪寺那边送来的,有关此次册封皇后的具体流程,请您过目!”
“嗯,让本官看看!”
总之,各种各样的流言层出不穷,弄得京城内的高官们人心惶惶,京城附近的寺庙、道观的香火,也因此兴盛了不少。
吕芳闻言,顿时面露难色,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疏,小心翼翼道:“启禀陛下,这里是徐阁老递呈的奏疏,说是这桩案子还留有疑点,希望能够彻查此案!”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脸上的表情骤然间冷了下来,旋即,只见其不发一言,从吕芳的手中接过奏疏,开始细细浏览了起来。
良久,只见嘉靖将手上的奏疏放至一旁,转过身来看向吕芳,出言吩咐道:“行了,下来后你替朕告诉徐阶一声,不必再查下去了!”
吕芳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恭敬应声道:“遵命,陛下!”
李春芳说完,便从徐学谟的手中接过册子,开始细细浏览起来。
鸿胪寺和礼部自从接到了皇帝的命令后,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筹备工作,丝毫不敢懈怠。
毕竟,册封皇后的典礼,可是朝廷一等一的大事,是万万不能出错的!
在这之后,只见李春芳将内心纷乱的想法悉数压下,开始浏览起了册子上的内容。
“在前一日,由鸿胪寺官设节册于奉天殿内,节案居中,册东宝西,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在举行典礼的当天早上,锦衣卫设云盖,内官设皇后受册于宫中,宝案于受册位之北……”
第六百八十八章 真是死有余辜! (第2/3页)
嘉靖的话音刚落,吕芳便站了出来,不假思索地出言应声道:“是啊,陛下,被派往南直隶调查鄢懋卿这桩案子的官员一致认定,鄢懋卿溺亡一案,属于意外,是醉酒后不慎落水!”
嘉靖听闻吕芳此话,在略微颔首后,转而吩咐道:“既然鄢懋卿的这桩案子是意外,那么就正式将其公布出去吧,这样一来,京城内那些不切实际的流言,也将少上许多!”
自从鄢懋卿溺亡的这一消息,在京城内传开以后,便有各种各样的流言传出。
有人说,鄢懋卿是在浙江查到了什么东西,这才招致幕后之人的灭口,还有人说,鄢懋卿平日里欺压良善,伤天害理,是被冤魂索命,从船上拖了下去。
阅读我,嘉靖,成功修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