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看,这段历史充满了偶然性与戏剧性,赵佶虽然很有问题,但实际上也没那么不堪。
只能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畅想一下。
若赵宋王朝在平息方腊之乱后,并没有选择踏上那条联合金国以图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征途,而是敏锐地把握住了辽金鹬蚌相争的良机,将战略重心坚定不移地转向彻底征服西夏的征途,那么,当时即将油尽灯枯的西夏疆土,或许早已在赵宋王朝的铁蹄下化为乌有。
试想,当赵宋成功地将西夏收入囊中,其西北边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稳固,更将掌握一片梦寐以求的养马沃土,国力无疑将跃升至新的高度。
历史上,宋金两国达成联合灭辽的《海上之盟》后,方腊起义爆发。
当时,赵宋王朝其实已经放弃了联金灭辽这件事,童贯也用准备去偷袭辽国的宋军精锐去东南平叛。
结果,不早不晚,赵宋王朝刚刚平定了方腊起义,金国就势如破竹地连着攻下了辽国的上京、东京和中京,眼看着就要连辽国的南京(燕京)和西京(大同)也给攻下了。
当时的情形是,如果让金国再打下去,金国就会完全取代大辽王朝,成为赵宋王朝的新邻居。
而且,当时的大辽王朝看起来,已经没落,根本不复从前的英勇善战。
而对于燕云之地,赵宋王朝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就是这个条件,金人都以为是奢求,也就是抱着试一试和给赵宋王朝点教训的想法,才南侵的。
不想,金人南侵的举动吓坏了当时赵宋王朝的一众大臣,他们纷纷劝赵佶退位让贤,引咎辞职,以为这样,金人就会停止南侵。
赵佶也被金人给吓到了,采纳了那些宋臣的建议,匆匆忙忙的将皇位传给了赵桓这个大宝贝。
赵桓不情不愿的登基后,战和不定,又自作聪明的,救国之策一个都不采纳,误国之策各个采纳。
最终引来了靖康之耻。
赵佶觉得,这是一个捡便宜的机会。
况且完颜阿骨打答应,就算是金国打下了燕云地区,也会将之还给赵宋王朝。
这买卖怎么看都不亏。
于是,赵佶就将精锐已经被方腊义军给打没了的宋军北上。
不想,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辽王朝即便是到了灭亡前夕,仍旧有耶律大石、萧干这样的杰出将领。
然而,正当宋军准备一鼓作气,直捣西夏腹地时,耶律延禧以武力相逼,迫使赵宋王朝不得不暂缓灭夏大计。
同时,西夏也趁机向赵宋表示臣服,以求自保。
赵佶与童贯,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对西夏的征伐。
这一决定,虽看似无奈,实则也隐含着赵宋王朝对辽国威胁的深重忧虑。
公平的说,这其实也是赵佶、童贯君臣后来撕毁了《澶渊之盟》,选择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原因之一。
两人两仗将宋军打得失去了所有伪装,让金人看到了赵宋王朝的虚弱,开始南侵。
最开始的时候,金人其实就是想给赵宋王朝一个教训,他们最大的战略目标,也只不过就是想跟赵宋王朝划黄河分治。
当时,金人其实也是想要一个有险可守的边疆。
毕竟,按照宋辽的疆域分界线,大辽王朝是想攻打赵宋王朝,随时都可以打;可同样的,赵宋王朝要想攻打大辽王朝,也是想打就打。
而宋金两国要是划黄河为国界,双方就都有了可以守卫的天险。
第四百八十五章 灭夏倒计时 (第2/3页)
处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宣和元年,春日的阳光下,宋军以种师道、刘仲武为先锋,分两路出肖关,直捣黄龙。
夏军虽英勇抵抗,但在宋军的凌厉攻势下,野战精锐损失殆尽,横山地区终被宋军悉数占领。
这一刻,范仲淹、韩琦、李宪、章楶等人的远见卓识化为了现实,赵宋王朝在横山的胜利,仿佛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阅读仙侠版水浒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