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

第247章 顿兵于雄关之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所以说,在这么多大军的包围下,朱雄英去参战,也轮不到他上战场,只要稍微小心点,敌人也没有什么能够伤害到他性命的远程手段,就是去体验一下战场氛围,顺便刷刷战功资历的,主要工作也就是当个参谋的角色,帮忙统筹一下后勤,干点杂活。

但既然朱元璋没答应,朱雄英闻言,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可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期待,其实就算不能参战,但是亲手改变了历史线,促成了征安南的提前到来,也是很有一番成就感的。

云南和广西两路明军,都需要各攻克三道关卡才能进抵富良江防线,由于攻城器械准备充足,随军携带了上百架回回炮,所以前头的关隘,显然是挡不住明军的。

因为火炮产能的限制,现在兵器局和兵仗局出产的火炮,还是优先供应京城的上十二卫,以及北疆边军的,对于南疆的边军而言,他们能够分配到的火炮,数量就比较少了,因此大多数用的还是比较老旧的火炮,而这些老旧的火炮普遍较重挪动不便,尤其是交战的地方都是山区,所以攻城器械的主力,还是蒙古人最喜欢的回回炮。

回回炮又称为西域炮、巨石炮或襄阳炮,但虽然叫做“炮”却不是火炮,“炮”通“砲”,这其实是一种砲车,也就是投石机,作为投石机的巅峰之作,杠杆配重式投石机这种武器充满了数学之美,是效力于蒙古人的阿拉伯数学家设计出来的,改良的蓝本是在宋金夏时代的人力拉绳砲车,其射程和威力远超传统的抛石机,并且在抛竿等位置标准刻度、标尺的设计,使得炮手无需全凭经验,而是可以利用这些器具辅助瞄准,射击的精度同样大为提高。

朱元璋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正说着,一名太监匆匆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加急战报:“陛下,五军都督府急报!”

朱元璋接过战报,迅速展开阅读,片刻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放下战报后说道。

“你们猜这战报上说了什么?”

“莫非是大有进展?”

这种武器在襄樊攻城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回炮能够把重达三百斤的大石头给抛射出五百步的距离,而襄樊两城的加固是按照以前砲车的射程和威力的标准来设计的,因此回回炮的射程远远超过了襄樊两城护城河与壕沟的宽度,使得元军能够有效地消耗宋军,通过围困破解了南宋防线里最重要的战略要点。

不过前线的明军,在又攻克了一道关卡后,却不约而同地感到了阻力。

东线明军,鸡鸣关前。

上百架回回炮正在昼夜不停地轰击着鸡鸣关的关墙,回回炮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投石机有了显著的改进,它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配重式设计,取消了抛竿尾部的拽绳通过在抛竿前端设计一个扣发装置用于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京城周围的明军,则是作为第三批次的部队,如果前方战事不顺利,再走海路南下参战。

之所以不一股脑地把所有兵力都堆到前线,主要也是因为后勤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而且道路也不允许这么多兵马拥挤在一起,还是受到了地形的限制的。

总之,为了征安南,除了浙江和福建,南方的明军基本上都调动了,东西两路军所有人加一起共有二十三万人,上前线的战兵则是西路军三万人,东路军七万人共十万人。

这种规模的出兵,打安南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毕竟能够出境作战的明军,肯定都不是二线守备部队,都是能够进行野战的精锐机动部队,质量上是完全碾压安南军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正是!沐英率领三万大军由蒙自县出兵后,如今已经攻克了猛烈关,正在猛攻栏花隘,广西那边韩观与顾成合兵一处,也攻破了坡垒关,预计不日即可攻下下一道关卡,抵达鸡翎关。”

“若是能连破三关,我大明便可将国境线推到富良江一线,收复交趾故地指日可待!”

朱标和朱雄英闻言,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朱标道:“父皇英明神武,儿臣佩服之至。”

朱雄英更是说道:“皇爷爷,此番重炮海运南下,孙儿愿请战出征,为大明收复失地尽一份绵薄之力!”

但“地利”这个东西还是要辩证看待的,在军事上,有时候确实有用,少量兵力就能凭借地利死守,譬如宋之钓鱼城;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没啥用。

“皇爷爷,孙儿以为,此次虽败,却非终局。”

朱雄英开口道:“陈渴真将军虽退守清化府,但安南国内局势依旧混乱,胡季犛虽胜,却难服众心,而且军队也已成疲敝之师,我大明只需以堂堂之阵出击,必能一举勘乱。”

朱元璋转过身来,目光在朱标和朱雄英父子二人身上扫过,最终停留在朱雄英的脸上,缓缓道:“大孙所言不错,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战机。”

朱标点头附和:“父皇英明,儿臣以为,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安南国内局势,让陈渴真能败而不亡,我军如今已经从北线出击,想来以我军之强,定能迅速攻破安南军的防线。”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的激动,他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温声道:“大孙有此决心,咱甚感欣慰,只是此次出征非同小可,而且还要考虑到你的安危,总该是有些顾虑的,所以还需从长计议你且回去好生准备,待时机成熟,咱自会给你机会。”

培养朱雄英在军队里的威望,当然是朱元璋要做的事情,不过朱元璋还是觉得,这次战争从时间上来看对于朱雄英来讲有些早,并不必操之过急,而且安南那里,终究是地处偏远。

当然了,要说战场上有什么危险,那肯定也没有,因为以朱雄英的身份,朱元璋也不会让他去做冲锋陷阵的事情,明军在南疆的兵力越聚越多,西路军从云南出发是三万人,杨文带领的两万四川兵则是进入了云南,帮忙弹压云南地方,而东路军的兵力则更加充足,地方镇守压力更小的广西都指挥使司共出兵五万,由韩观统领,而从贵州抽兵过来的顾成,则带了两万多贵州兵。

广东都指挥使司来的兵不多,只有不到一万人,因为他们本来就没多少野战兵力,而且平常境内比较太平,训练和实战经验都很差,不过他们的主要任务也不是上去打仗,而是协助弹压广西地方土司,以及维持补给线的正常运转,湖广都指挥使司派来的一万多兵马,也是跟广东兵一起干后勤的活计。

所以,算上第二批次的部队,西路军是云南兵加四川兵共五万人,算上辅兵和民夫,则有八万人之众,但前线作战的士兵则是三万云南兵,后面的都是帮忙维持补给线和弹压地方的;东路军则是总数为七万多人的广西兵、贵州兵出境作战,两万多人的广东兵和湖广兵帮忙维持地方,东路军算上转运的辅兵和民夫,则共有十五万人之众。

第247章 顿兵于雄关之下 (第2/3页)

了。

不过自己下场倒也无妨,因为不管怎么说,胶水河战役都是有价值的,根据明军舰队派驻在龙捷军的观察军官的汇报,无论是安南禁军还是龙捷军、占城军,几方的大部分士兵的战斗力都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而他们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则大约介于明军一线卫所兵到二线卫所兵的水平,但这种精锐部队的数量很少。

总体而言,安南作为一个人口只有几百万的国家,数量凑合,质量马马虎虎,摆开车马平原决战明军基本上不存在打输的可能性,只要后续不陷入到丛林治安战的泥潭中就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安南也不会跟大明平原决战就是了,要是真被逼到平原决战的份上,那说明安南也离被灭国不远了.北部有绵延不绝的山脉和誉为“天堑”的富良江,这两道防线,才是安南抵御北方进攻的倚仗。

阅读我给爷爷哭坟,朱元璋你激动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