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1节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为什么揪卫景平来回答,因为这天他迟到了,温之雨非常不高兴。

白鹭书院没几棵会念书的好苗子,没多久之前他才肯承认卫景平算一个,今天这小子竟然也跟着混日子的武双白一样来晚了,可见最近有多不上进。

卫景平准备过,他开口似背诵一般答道:“科举文章也叫做‘经义’,经义试士,自宋神宗始行之。神宗用王安石及中书门下之言定科举法,使士各专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初试本经,次兼经大义,而经义遂为定制。”

他一口气没歇,照本宣科答了出来。

他们说的经义啊治经啊就是写八股文章,总结着说就是科举考试中以八股文章定名次,取士。科举各级的三场考试,头场都有做八股文的规定,各府县的童试,以及省的学道下府县主持的院试,都得按题目完成两到三篇的八股文。再往上走,省级的乡试和全国的会试,都是各考三场,头场必考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能不能榜上有名,主要看头场文字,就是说看你八股文做的如何,所以要想走科举这条路,就得把写八股文写得贼溜,让考官看得情绪起伏,不自觉就入了你的彀中,非录你不可。

顾饼圈一看情况不妙,拔腿就冲了出去,温之雨气得捂着胸口追了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之雨给了他个赞许的神情,说道:“这就是科考治经的溯源,但我朝的治经和宋人的经义还是有差别的,谁知道差别在哪儿?”

这回他把目光投到傅宁身上,带着热切的期许。

“虽然都是‘代圣人立言’,但宋人的平仄、叶韵和对仗更讲究一些,我朝代的八股文并太看重平仄和叶韵,”傅宁道:“对仗也看题目。”

既然是“代圣人立言”,那么写一篇合格的八股文,首先就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碰上跟某句话沾边的题目就能信手拈来,再一个么,怕是要模仿圣人的口气,说得简练而严肃且必须是经典的大道理,治国治家的那种。

卫景平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得需要很大很大的热血和格局啊。

蒙童们又齐齐地倒抽了一口凉气,一般这种情况会打的更狠,谁也没提醒他,只哗啦一下作鸟兽散一般跑开了。

卫景平:“……”

这是神马意思。

顾世安没打他的手板,难道不是因为他背诵得太流利了吗。

《论语》一结束,温之雨就急吼吼地给他们加了做文章的课,再一次上课就提问:“卫景平,你来说说什么科举文章?”

温之雨又问:“科举文章篇幅结构如何?”

这回是宋玉临站起来回答的:“经义全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各段需写多少字,上段与下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全文大致写几句话几个字,我朝都有规定,不能少于550,又不能多于650,宋人就没有这样的限定。”宋玉临侃侃而谈:“一篇经义文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一部分为四个小段,分别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后一部分为全文的重中之重,也分为四个段落,各小段落必须两两严格成对,读起来形成两扇,也就是八股的股,人的两腿,或者曰八比,比,人并排立也。与作诗中的对仗,格式要求是一致的。”

“嗯。”温之雨借着他的话往下来举例说道:“‘破题’就是破开题义,用两到四句对句直接切入题目,破题要破得准确巧妙,要是破不准题目,后面圆回来的余地就不大了。‘破题’ 之法有明破、暗破、正破和反破,顺破……逆破对破等等,比如说有人出题‘子曰’,有考生破为’匹夫为天下师,一言为天下法。”用的就是对句破题,一上来就把文章的宗旨意思都包括了,言之有物,为后面流出了广阔的余地,便于后面要讲的承题。”

然后他依次举例说了些做八股文章如何破题的入门级的东西。因为今日反复拿来剖析的是《匹夫为天下师一言为天下法》,所以到了快下课的时候他抽顾思炎起来背这篇八股文名篇,那孩子正在课堂上睡得打起小呼噜,乍然听见点名,揉着眼睛打了个哈欠:“下节是温夫子的课,最没意思了,上课我眯会儿啊卫四……”

“啊”他没说完就惨叫起来,温之雨一把戒尺掷过去,正正好敲在他头上:“顾思炎!”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1节 (第2/3页)

僻、犄角旮旯里的东西,最容易忽略和遗忘的,时不时有蒙童们抱着被打肿的手掌哀嚎着归来,哭哭啼啼的,一片渡劫失败的衰象。

“卫四卫四,”卫景平从顾世安德草庐里出来,以潘逍和傅宁为首的蒙童就围了上去:“挨打了吗?顾夫子打人忒狠。”

视线齐刷刷去看他的手:“咦,卫四你没被打手板啊?”

“没,没有。”卫景平小声道:“顾夫子说我皮糙肉厚,打了也没用,就让我明天一早再来找他背诵一遍。”

阅读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