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也知道底下这些八旗兵,一个个都好抽洋烟这口,全是“双枪兵”,抽过瘾了,那都跟梁山好汉似的,可要是犯了烟瘾,那就跟霜打的茄子——蔫了。为了让这些八旗兵在战场上能多撑一会儿,他还在英吉利顾问约翰.米歇尔中校的指导下,从香港采购了鸦片酊,心想不上战场的时候,他们可以躺着抽大烟过过瘾,上了战场就用鸦片酊顶着,这一招,可算是把八旗兵在困难条件下抽烟难的大难题给完美解决了,简直是“天才”想法。
不过这六千几百八旗兵,还不是吉尔杭阿和叶名琛手里最大的王牌。真正让他们有底气南下找对手决战的,是约翰.米歇尔中校指挥的一千五百个换上了八旗行褂的英印步兵。这些人,可都是来自英吉利的“正牌米字旗”和印度的“正牌米字旗”包衣,人家的战斗力那可是经过鸦片战争检验的,实打实的厉害。有他们在,吉尔杭阿手下的八旗兵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精气神十足。就连叶名琛麾下的绿营和团练,脸上都写满了自信,心里想着,有大英帝国的真洋大人压阵,还怕对面那些十字军假洋人干啥?
一张张和中原人长得完全不一样的,要么白要么黑的洋人面孔,仿佛就是今次澳门之战胜利的担保。
和这六千几百八旗兵、一千五百洋大人一起出战的,还有整整一万名广东绿营和团练。他们现在也鸟枪换炮了,人人挎着腰刀,扛着褐贝斯滑膛枪,还练了点洋操,能在队官的带领下玩个“排队枪毙”的战术。虽说他们的队列和射击纪律,在英吉利和印度洋那些“洋老爷”眼里,可能连个屁都算不上,但前段时间在三元里和广东“红兵”对射的时候,那优势可太明显了。
所以吉尔杭阿和叶名琛这一回,也带着上万绿营
第453章 兵家大忌,时代变了!(求订,求票) (第1/3页)
马蹄子响动轰隆隆,数百八旗“铁骑”那是威风凛凛,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大清广州将军吉尔杭阿、大清两广总督叶名琛,还有英国陆军中校约翰.米歇尔、英国公使翻译秘书李泰国这些大佬,在香山县境内的官道上大摇大摆地走着。
在他们屁股后头,跟着将近六千个穿着黑色行褂、戴着红缨凉帽的八旗新军步兵。几百“铁骑”加上这六千步兵,那可都是广州将军吉尔杭阿手下的精锐中的精锐,也是长江以南八旗兵里唯一还能拉出去比划比划的队伍了。
这里面的人,不光有广州驻防八旗的,还有好多是从杭州、福州撤到广州的八旗兵。说起来,这三省八旗的精华,全在这六千多人身上了。要是这拨八旗新军被人打得七零八落,那大清朝在两广的统治,估计也就得凉凉了。
所以吉尔杭阿对这支八旗兵那可是操碎了心,一当上广州将军,就把能搞到的最好的洋枪洋炮一股脑儿全给他们装备上了。还通过伍崇曜从香港请来英吉利的军官,教他们据说是西洋那边超厉害的“排枪战术”和“炮步骑协调战术”。
阅读大清要完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