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也没有难为他们的打算,处置上与其他降人一般无二,扬州的官吏、守军以及出迎的士绅、商贾们也无不松了一口大气。然而,随着一个中年儒生冲出了人群,手捧着一本书册拜倒在掌旗兵的马前,整个迎候大军入城的气氛当即就凝固了起来。
“学生王秀楚,故淮扬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之幕僚,献《扬州十日记》于藩前。”
史可法的幕僚,扬州十日记。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不是扬州本地人,就是本地的地方官,虽说没看过这书,但是这两者联系到一起所指的是什么哪会不明白。然而,此刻刚刚降顺,明军还没进城就出了这种事,其中万一出了什么变数那可未必会是什么好事。
在场众人各怀心思,闻言,陈文立刻派人将王秀楚请来。来人一身明末儒生常见的道袍,看上去有些破旧,样貌颇显老态,看上去满是愁苦之色,尤其是那双眸子,眼白上血丝密布,看上去似乎是长期睡眠不好,与周遭的那些意气风发的士人相比,完全是两个画风。
王秀楚将书册交给了陈文的卫兵,卫兵在转身之际以着极快的手法摸了摸书册,确定里面没有暗藏什么不该有的东西便交给了将其递给了陈文。
捧在手中,封面上偌大的字样乃是亲手所书,书册很薄,但此刻尚在入城仪式,陈文也不方便从头看到尾,便草草的翻看了起来,可是其中宛如蘸着鲜血写就的文字却还是看得他眉头皱起。
“杀声遍至,刀环响处,怆呼乱起,齐声乞命者或数十人或百余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刃,无一敢逃者。至于纷纷子女,百口交啼,哀鸣动地,更无论矣。日向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
“火势愈炽,墓中乔木烧着,光如电灼,声如山崩,风势怒号,赤日惨淡,为之无光,目前如见无数夜叉鬼驱杀千百地狱人而驱逐之。惊悸之余,时作昏?,尽己不知此身之在人世间矣。”
“初四日,天晴。烈日蒸熏,尸气熏人。前后左右,处处焚烧,烟结如雾,腥闻数十里。是日,予烧棉及人骨成灰,以疗兄疮;垂泪颔之,不能出声。”
类似的段落在文中堪称比比皆是,陈文
长江以北,尤其是下游在长江边上的各府县大多向陈文表示了善意。满清一连被杀两个王爷倒不算什么,毕竟有过李定国两蹶名王的例子,谁知道满清还会不会继续走那等狗屎运,但是八旗军和北方绿营的大量损失,这就不是说着玩的了——核心武力的大量损失,满清赖以威慑天下官吏、绿营的硬实力的减退,人心倒向明军这边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大军顺利的渡过长江,早已宣布反正的江浦、六合两县官吏、守将纷纷赶来拜见,陈文对他们的处置很简单,官吏到文官训练班回炉,绿营接受改编,愿意返乡的也可以适当发放路费,而他们在江浙明军强大的实力面前也无不遵从,甚至早在求见之前就已经把辫子都剪了,表示了与满清划清界限的决心。
当天,李瑞鑫出兵向西,陈文则留下少量部队后率军向东。江浦东北即是六合,六合向东则是扬州府下属的仪真县,而扬州的府城就在仪真以东。
大军所到之处,满清官吏、绿营无不剪了辫子,换上汉家衣冠来开城降顺。陈文每到一地即留下部分军队,一路向东,直抵扬州府城。
与江浦、六合、仪真等地无二,扬州的官吏、绿营一经得到明军渡过长江的消息便早早的把辫子剪了,出城十里跪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章 国难出孝子 (第1/3页)
大军渡过长江,收复淮南各府县,首当其冲的便是扬州府。
扬州府城位于扬州府的西南部,由镇江府城北渡长江,不过二三十里的路程。这座城市毗邻运河,历来是极其繁华富庶的所在,古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到了明末,此间更是繁花似锦,商贾会聚,工商业和服务业大行其道,甚至衍生出了扬州瘦马这一暴利行业,以满足权贵、富商们在纳妾上的高标准。
直到十年前的扬州十日,那场长达十日之久,遇难超过八十万人的大屠杀,扬州的工商业、服务业一落千丈。没办法,人都被我大清杀光了,哪还有什么业不业的。
出于政治考虑,陈文从南京出发,大军渡过长江,陈文带着金华师以及飞熊、羽蛇这两个骑乘步兵营向东直奔扬州,而李瑞鑫则带着永嘉师向西,以占领庐州、安庆及滁州、和州这两府两州之地为目的。
阅读永历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