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阐教兴又生枝节 孔宣出大劫再起 (第1/3页)
武王伐纣之后,各路皇亲国戚,诸侯功臣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分封。
其中阐教弟子功劳最大,但大劫已过,仙道中人大都不愿再沾惹红尘,纷纷挂印而去。
姜子牙因为此生仙缘不厚,所以留下来安享人间富贵。武王也没有亏待他,把这劳苦功高的丞相封到疆域最为广袤、土地最为肥沃的齐地。姜子牙在齐地建国立邦,一直享受人间富贵活到寿数殆尽。
但元始天尊派门人弟子来助周伐纣,不是就为了打仗的。
一是为了帮十二金仙挣脱杀劫,二也是为了弘扬教义。
此时大战已毕大治来临,正是推行教化之时。元始天尊早就命姜子牙把阐教教义偷偷地暗藏在治国理政之中,教授于周王室。
其中有一人,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名叫姬旦,因其封地在周,又是公爵,所以又称周公旦。这周公旦十分聪慧,又对姜子牙夹杂阐教教义的治国之法非常赞同。姜子牙见他是有缘之人,就向他传授了阐教的教义思想。
武王原本把大小事务摊派给群臣处理。但分封之后,大多数能臣要往封地就封,只有周公旦因为血缘关系被留下来辅政。特别是姜子牙到封地就封之后,周公旦就更受倚重了。
这周公旦也是个能臣,大周刚刚建立,千头万绪的事情都被他打理地井井有条。大周在武王和其一众兄弟的帮助下,隐隐已经有了兴盛的影子。
但可惜天不假年,也许是伐纣大业耗干了武王的精力,没过几年武王就殡天了。临死之前命周公旦辅助幼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守护大周社稷。
彼时各镇诸侯十分骁勇,周成王还在襁褓之中,正是主弱臣强之时,情况十分危急。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很快就有管叔、蔡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散布谣言,起兵作乱。幸亏周公旦先下手为强,联合姜子牙还有召公很快就讨灭了叛军。
虽然算是有惊无险,但这确实说明了问题。此时人们还没有很明确的道德可言,所作所为都是由着内心的**来。
周公旦考虑了很久,觉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结合阐教的教义,立出一套规矩。
截教讲究有教无类、勇猛精进,而阐教则讲究的是尊卑有别,上下有分,替天行道。
所以周公旦制礼作乐,“礼”讲究的是“尊尊”,“乐”意味着“亲亲”,所谓的礼乐之道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截教之火灵门徒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