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还有两个迷团呢?这也正是与村头的古钟有联系的两个事件,甚至还要牵扯到另一个明朝的重要人物。如果说这古钟有镇邪之能,那《奇门遁甲》之术与此钟是否又有一定的联系呢?每每讲到这里,眼镜刘都要仔细地摸摸古铜色的大钟,一件历史疑案,一段民间传奇,就此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怪僧 (第3/3页)
来受牵连的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危急,天天有人被无辜杀掉的情况下,少年诸葛亮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始了漂泊的生活,这也为年少的卧龙先生心里种下了绝不伺候曹操的因果。
道衍也一样,他年少的时候,经历了元朝末期的衰败,社会也动荡不安,而当时的朱元璋正与张士诚在江南打着群架,虽然最后以朱元璋得天下而告终,可明朝初年的社会问题丛生,只有更有能力的明君才能真正治理好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而道衍就选择了既有能力,又有势力的燕王朱棣。因此他的关心政事,从一方面讲,可能是骨子里流着政治的血,而从他少小入寺,剃度为僧看,何尝不是以政治的手段,取得天下太平、百姓幸福的宏愿呢?
像道衍和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是不会以一时的强弱而左右自己追随和投奔方向的,他们的人生意义就是要以自己的智慧和治世理想,去积极地改变时代,引导社会的潮流,也可以说这样的人不是高官厚禄所能收买的,他们看不起的人,不屑伺候。
第二个迷团,就是建文迷踪,当朱棣得了天下后,对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猜测一直是一个迷团,当然,正史上讲是在南京被攻破后,建文帝自焚而亡,野史上的说法更多,猜测更甚,可依眼镜刘的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是朱棣、朱允炆和道衍三个人演的一出戏,也就是说朱允炆本就没有死,而是在朱棣登基后,一直被朱棣和道衍藏于某个寺庙中,而道衍完全知道其下落,甚至还可经常接近,这也就是道衍有如此大之功,为何却不愿还俗,不谋功利,安于佛事,可能是他看穿了这权利的更迭和世事的无常吧,什么又比清修更能安抚本心的呢。
阅读度鬼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