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为有利于八十军转移,豫西北军区将对沿途的日军据点进行扫荡。
第八十军两万余人,就这样在平陆渡口,利用十二艘渡船,两天两夜就渡过了黄河……
而第三军、第十八军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潘杨给孔令恂提供了一台大功率电台,孔令恂利用这台电台,和第三军、第十八军取得了联系,于是平陆会兴渡口,以及后来控制的另外三个渡口,就成了中条山守军的一条生命线,大量的部队通过这里撤出了战区……
至此,这些部队都牢牢的记住了八路军的援手之德,抗战结束之前,不论国共关系怎么恶劣这些部队都没有主动向八路军、新四军搞过摩擦,这也是潘杨最为得意的一件事,第三个军后来在解放战争中,都有大规模的投诚、起义现象。这里面有没有潘杨今日种下的因,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还是把眼光投向战役的焦点————两处攻坚战役上去吧。
※※※※
十四日凌晨五时十八分,修整过后的二团,开始对灵宝县城发起攻击。
灵宝县城。敌军人数不多,但是实际上并不好打,地形易守难攻,在豫西北军区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敌人仅仅放了一个大队在这里,也就变相的证明了这一点。
北门没有城关,有些小沟和坟堆,有一条通往函谷关的公路,敌人修筑了两个碉堡固守,南门靠着陇海铁路,本来是利用陇海铁路作为第一线防御阵地的,现在已经被我军撕破,直接抵近了城关,而南门的城墙也被我军的坑道作业在十三日炸塌了一截城墙,因此南门成了现在敌我争夺的焦点;东门外有外壕,敌军布设了大型的雷场,工兵连经过试排,认为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仅仅能够进行骚扰;而西门城关较大,房屋距离城墙较近,便于部队隐蔽和接近城墙,但是敌人防守较为严密,不管南门打得再怎么热闹,信村中佐始终没有从西门抽调一兵一卒。
整个城防敌人有着八个堡垒,配备有平射炮四门,山炮四门,迫击炮六门,轻重机枪数十挺,据点内囤积的弹药和粮食足够守城部队使用半年,当时日军的甲种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通常配备四门平射炮,和四门山炮,而灵宝守军不过一个大队就有这样的配置,可见其火力还是相当强的,也可见日军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下加强火力的意图。灵宝据点唯一的缺憾就是城内没有水源,王继威一开始攻城就切断了城里守军唯一的水源,并且混进城里的侦察员在日军不多的三处存水地点的两处投放了毒药。
在灵宝的八个堡垒中,中心据点四设在灵宝县政府的堡垒,日军的守备司令部也就设在那里,那是一个三角形的高地,面对城区的一面是斜坡,与另一个主要据点灵宝中学相对应,其他各面是人工峭壁,高10到30米,峭壁上下布设了几层铁丝网,日军以此为中心构筑了大大小小十一个碉堡,形成了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孔将军、王将军先请!”
在指挥部,潘杨招待了这两位已经三天没吃过热汤热水的国民党将军一顿缴获的日军牛肉罐头做的热汤面,然后和这两位达成了协议:
一、允许八十军假道豫西北军区防区向南转移,由豫西北方面指定路线,转移时由豫西北方面派出向导。
二、军队过境时,由豫西北方面供应给养,以现大洋等硬通货结算,实行公买共卖。
三、沿途不许扰民拉丁,八十军要约束三军,注意军纪。
二团的攻城部队为加强了工兵一个营的二营和三营,这两个营都是相当于其他部队加强团的部队,战斗力强劲,二营以一个连攻击西关东南角,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六十五章 豫北风云(五) (第2/3页)
第十八集团军豫西北独立旅旅长潘杨奉集团军总部命令前来接应贵军转进!”
要说孔令恂是中将军长,潘杨不过是一个旅长,军衔仅仅是定县战斗之后追授的陆军上校,离中将还有百八十里的距离。可在潘杨上前迎接的时候,孔令恂和同船而来的第一六五师师长王治歧还不等潘杨先行敬礼,就首先举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贵军的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贵军雪中送炭的义举,我孔令恂当时刻铭记在心。原来孔某与贵军多有摩擦之处,至此,我对天发誓,枪口绝对一致对外,绝不向贵军发射一颗子弹。”
老潘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有点动感情,一把上前回礼道:“孔将军客气了,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在此国难当头,理应枪口一致对外,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现在请孔将军、王将军到我的指挥部暂时休息,我已经派出部队维持渡口的秩序,并且继续搜集渡船,照这样的速度下去,我看很快第八十军就可以全部南渡了。”
“那就叨扰了,潘将军请!”
阅读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