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朝

〖大隋朝〗

第二十八章 除夕夜杨坚守岁太隋朝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net

第二十八章 除夕夜杨坚守岁太隋朝 (第1/3页)

开皇十二年的新年眼看就要来了。

大兴城内,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祭灶,民间也叫“过小年”,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已成习俗,汉代定为腊月廿三日。“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人们都把灶神作为一家之主来对待。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之事。所以要用麻糖作为贡品为其送行,希望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称此为“涂神口”,这可从灶神像边贴的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上看出,因此,祭灶又称为送灶、辞灶。祭灶还称为“醉司命”,所谓“醉司命”就是在灶门口抹点酒糟或酒,目的也是为了让少说坏话。其次是用名曰“灶马”的祭品进行祭灶。所谓“灶马”,就是雄鸡、草节少许、粮食五种及清水一盆,也称“马草”来祭灶,祭祀时要烧纸钱。旧灶烧了以后,就要把新灶立即贴上,也有的百姓家等到除夕贴上新的灶神,所以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辞灶后,据说是诸神上天,百无禁忌,百姓家贫不能成礼者也多在此时嫁娶。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祭灶可能就是为了图个一日三餐能吃得饱而已。

到了二十七,早朝结束的早,杨坚和高颎、韦世康三人出了宫,来到城里的百姓市集转了转,市集里人山人海,家家户户都在赶紧置办着年货,买鞭炮的,写春联的,买字画的,大街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百姓这几日家中除了扫尘还要干什么?”杨坚问道。

“最忙的就要到除夕了,帖年画、帖窗花、帖春联,祭天、请神、祭祀等活动都要在除夕办,这两天主要给这些活动准备东西,帖年画、帖窗花、帖春联比较简单,就是买一些画,春联回家贴上就可以了。”韦世康说道。

前面正好有一家给人写春联的,前面围满了人,都拿出纸等着先生帮忙写,写春联的先生一时都忙不过来。

“来,我来办你写一张。”杨坚对其中一位客人说道。

“好,那就有劳先生了。”

写春联的先生忙让出了一块空地,杨坚平铺好纸,提笔先写上联,“春回大地,家家户户安居乐业”,再写下联,“国泰民安,大隋帝国国运亨通”。

“好,好,好。”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称赞声。

“先生,再帮我写个横批吧。”

杨坚提笔写到,“天下太平。”

“先生,帮我写,帮我写一副。”

“好了,好了,我们还有事。”杨坚和高颎、韦世康三人费了好大劲才挤出了人群。

“除夕夜百姓家是如何祭天、祭祖的啊?”杨坚又问道。

“许多百姓会在院子里用箔搭一个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贴春联外,还要用松枝、竹叶加以装饰,里面的天地桌或香台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有的还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诸神的画像,供品十分丰盛,要全猪全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水饺、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叫做天地供,来“祈求天地爷保佑”。祭天时家中男人都要要轮番跪拜,最后烧一道纸表,叫做“送钱粮”。百姓家的祭祖也是从除夕当天下午开始,仪式非常隆重。要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点燃明烛,彻夜不息。到了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大隋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