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老志

〖月老志〗

第497章 亲密无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net

墨子摩顶放踵而利天下,徒属百数十人都能赴汤蹈火,奋不顾死。这当然是墨子人格感化的伟大之处。但是这种组织往往以领袖的意志为意志,一旦领袖亡殁,就成了乌合之众,党徒既没有独至的修行,便没有坚定的操守。墨家分裂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缺乏真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把师傅真传叫做衣钵传人,这种衣钵传人只有一个,有时甚至会绝学无传。绝不可能有一群人都得到贤者的真传。

会党和宗教貌异实同。只不过一则遵从领袖意志,一则崇仰神灵的意志,而神灵不会表达意志,只能籍僧侣来传达。

墨子昌言天志、尚贤。实亦富于宗教精神。不同的是,宗教修行的目的多在于死后,会党则致力于争取现世的利益。

墨子又说兼爱、非攻,岂不是陈议甚高,委婉动听。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大约会党中人也知道他所谓的理想是纸上画饼,只是不如此不容易打动人心罢了。宗教家讲天国、净土,何尝不高远,然而凡俗总是需要这么一种寄托。何况党人本无高洁的志尚,不过潜身缩首,苟图衣食而已。

孔子说,‘君子不党’。人有独至的修行,自然能横而不流,苏世**。虽万千人吾往矣。有没有师友同道又何足重轻呢?

…………

云轻素的生息术是天则道经中记载的炼气法门。明钦想将此术传授给小镜,事到临头,才发觉讲授的困难。

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于我言无所不悦”。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说什么都能心领神会,但让孔子稍觉遗憾的是他不能籍颜回的反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但更多的师徒之间则是很难达到这种心领神会的状态,甚至有的是对牛弹琴,简直难以建立沟通了。

但是阴阳所化,毕竟同体的少,异体的多,双修法门只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并不能取代自身的修行。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谓修行之道可以兼采众长,而非一己之优长可以授人。又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是看到教育的成效未必能符合预期。

自从国运不竞,民生凋蔽,有志之人有鉴于泰西器物的优良,往往归咎于儒家礼教。追溯战国之世诸子百家争鸣的时风,墨家也很有借尸还魂的势头。

墨家的消亡虽不得其详,后世的帮派多有墨家的意味。及到君主制遭人吐弃,取而代之的则在会党。

会党多能纠集志同道合之士,谋求现实的利益。故而能在平权时代形成一种强势的群体。

修道炼气本来就包括一些很玄虚的体验。很多仙道高手超凡入圣,但未必是一个好老师,圣贤的门徒不必皆是圣贤,一来是徒弟没有那种独至的修行。二来圣贤也不一定都擅于传授。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相对来说,寻找一个高明的仙师还是至关紧要,老师没有高深的修为而能教授出高明的徒弟,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有之,那必不是老师教的高明。而是徒弟有私淑的偶像和独至的颖悟。

总的来说,教徒弟还是需要一些技巧,除了老师本身的涵养和语言能力,最好还能够因材施教,这在宋明的书院还能保持一些传统。

小弥三番五次要明钦教她道术,明钦不肯答应一来是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信心,二来要调*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97章 亲密无间 (第1/3页)

归根到底,修行是一种独至的求索。

尽管仙道之间往往有一层师徒授受,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和徒弟同样的造诣、一般的艺业,应该是不可能是事。

世人的禀赋、气质各不相同,在修行一道上自然也是千差万别。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种法门,各人悟性有别,有时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三界万类皆禀阴阳两气而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而四灵麒麟、凤凰、貔貅、玄武之类都是阴阳共主,道家也有双修的法门。

阅读月老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