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再起

〖帝国再起〗

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今,经广东咨议局的百姓代表投票,一致通过,信男向天子奏请,亦请来了天子的批准。故扩建原南沙天妃庙为南沙天后宫,至此诞辰,特行祭拜。”

言及至此,陈凯起身接过诏书,亲手供奉于贡品之中,旋即重新退回原位。诏书是已经在之前的天妃庙宣读过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后”,比之两百五十八年前的褒封仅仅是改了一字而已,但是完成了天妃到天后的过度。这一次是褒封过后的第一次诞辰,外加上主体建筑扩建的大致完成,意义非凡,是故陈凯直接将诏书献上,日后也是要存放在天后宫之中的。

叩拜,是陈凯带头进行,随行的文官武将,从平夷侯周鹤芝、左提督柯宸枢这双水陆武将大员以下,能够到此的武将是一边,以布政使王江、按察使曹从龙为首的文官又是一众。而那些议员们,由陈凯安排也并没有与文官武将们分庭抗礼的在另外一边,而是位列其后,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们有模有样的行叩拜大礼。

祭祀活动讲究一个礼数周全,以此向神祗表示尊崇。这也是地方官的主要工作之一,因为从封建社会的理论上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方官作为天子权威的延伸和面向基层的代表,按道理也是应该进行这样的祭祀活动的。毕竟,君权神授,天子对神祗的敬意亦是对自身合法性的加持,不光是地方官,就算是天子每年也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如果说,封建社会是自上而下的实现统治的合法性,那么咨议局的议员既然理论上是要从百姓中选举而出,那么权利就是自下而上出现的。比之君权神授,陈凯的思路是行政当局保留执法权、让度立法权与咨议局、由此换取合法性。如此一来,这双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门的两侧是钟鼓楼和碑亭,钟鼓楼里此间已经钟鼓齐鸣,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而那碑亭里,矗立着的也并不仅仅是捐款营造的石碑,明成祖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碑”以及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二碑分立其中,碑文记述了明三宝太监郑和屡受天妃庇佑,完成七下西洋壮举的经历。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天后护国庇民之碑”,碑文上记载着的则是陈凯义救广州和江门之战前向天后祈求,结果两次都是最关键的时刻出现了改写战局的转机。一次是陈奇策的水师赶到珠江战场,与广州义勇合力歼灭清军水师;一次则是江门之战,明军势褪之际,陈凯突然出现在了北线,从而奠定了胜利——这,亦是天后庇佑明军、百姓的实证。

过了山门,即是献殿。献殿里面供奉着官服天后立像,另外还有四海龙王执圭在两旁站班,显示出天后作为海上女神的领导地位。

仍旧是在此献上了贡品,但正式的祭拜活动却是在正殿举行。于是乎,很快的这一众人便穿过了献殿,直入到正殿之中。那里,正是南沙天后宫的中心,陈凯踏入大殿,目光所及之处,木雕神龛中,供奉着香樟木雕,贴金的官服天后坐像,待到众人尽皆入殿,司仪的官员确定了吉时,陈凯便大步向前,径直拜倒在了这位神祗面前。

“永历四年冬月,鞑虏屠戮广州百姓,信男曾在此伏请天后娘娘庇佑舰队掩护百姓撤离;永历八年腊月,王师与鞑虏决战于新会县境,信男亦曾到此请求天后娘娘庇佑王师击败鞑虏,并向天后娘娘许以功成之日,自当向天子奏请,加天妃娘娘尊号,以彰显天妃娘娘之功德之事。”

第二章 永历十一年(一) (第2/3页)

是用靖南王府的土地和建筑修建的,于他们而言,那里用什么材料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天后宫的建筑材料一定要最好的,这是绝对没有半点儿商量余地的事情!

这件事情,果不其然的在广州城里传开了,本地百姓们纷纷赞许咨议局的议员们所言乃是为国为民,至于那些渔民、海商们更是对议员们顶礼膜拜,咨议局的存在也迅速的在本地百姓心中得到了巩固。

咨议局的议员是参与投票褒封的,他们自然有资格与本省的文武官员们一起参拜。在广场上等候良久,越来越多的大小船只赶到,所载着的商贾、百姓们也纷纷带着各自的贡品神色匆匆的赶到,见得吉时未到才不由得松了口大气。

良久之后,吉时已到,陈凯行了礼数便带领着文武官员和议员们拾阶而上,郑重其事的穿过了牌坊,并且向山门的千里眼、顺风耳送上了贡品,祈求他们继续为百姓预报海浪风涛。

阅读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