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两强相争必有一失(二) (第2/3页)
看了一眼陈元康,“宇文黑獭是分裂社稷的,大将军是安邦定国的柱石,难道非要行事乖张才能打胜一仗这样就算打了胜仗要它何用大将军应当与宇文黑獭阵前较量,将之生擒,带回邺都,明正典型,以警效尤。不然世人岂能知道宇文黑獭是真死还是假亡,又难免还会有人学宇文黑獭之行径。”
高澄像是在听侯景说话,又像是没听。他心里想,仓促去追,一定能追上宇文泰,但侯景说的也有道理,以大将军之威,他不愿意做这样的事。他还是想先出关,然后会同高敖曹整装而发,直奔渭北。同时可以命人传信给蒲津关的慕容绍宗,令他渡河进入关中腹地,直取长安。这样可以两路并进,可取不世之功。这才是他心里想的,光明正大地对付宇文黑獭的策略。
“大将军”陈元康还想劝,但是他看到大将军用手势制止了他。
“出关。”高澄向帐外走去。
洛水东经沙阜北,其阜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俗名之曰“沙苑”。方圆数百里之地草木繁茂,还有数不清的枣树,时有白鹭飞过,夕阳西下时总是格外宁静。因为人烟罕至,所以有一种原始蒙昧之感。
这也不是完全凭感觉,宇文泰就见到过部将拾到的石斧。他也曾在心里想象过,是否真的有过上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今日明月,曾照古人。有一日,他也会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古人,不知道后人对他又是怎么样一番评价
初生的朝阳似乎带着未睡醒的慵懒,好不容易才爬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就停下不肯再进一步了。夏日的凌晨,渭水边很凉爽,甚至有些微冷。宇文泰出神地看着透过芦苇丛升上来的朝阳。
他并没有如约摆阵,但确实也算是在恭候大将军高澄。
这个地方叫渭曲,就在渭水边上。依照李弼的计策,又详细做了部署,西魏军将士和兵戈都深深地隐于草丛中。西魏军兵少、缺粮,如今又被迫背水一战,早就抱了必死之心。因为他们都知道,就算不拼死与东贼一战,也未必就能熬过这个缺粮的秋天。如果这一仗打胜,倒说不定是上天赐予的活路。
李弼、赵贵、于谨等人也分别人带着各自的人马分开了埋伏起来。万事俱备,只等东魏军一到,各督将便分率所部人马分而击之,一举将远来的东魏军打个措手不及。
等待,从黎明时开始。而等待是最煎熬的。不知道东魏军什么时候会来。甚至不知道东魏军会不会来。就连宇文泰心里也没有十分的把握,那天他的言语状态有没有被高澄看破。高澄又是不是个会把这样的约定放在心里的人可是唯今之计,他所唯一能做的事也只有等待。等下去,一直等,一直等到高澄来了为止。
等待的人当然不知道,其实东魏的大将军高澄已经在奔赴沙苑的路上。而此时高澄已经命人传信给蒲津关的慕容绍容,命他渡河西进。他要按照他已经在心里谋划好了的策略行事。
眼看天色将暮,大都督高敖曹在马上且行且看着这大片的沙草地,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见他眉头微锁。
陈元康慢慢跟上来,他心里也不太安稳。
“府公。”他跟上来后与高敖曹并辔而行,唤了一声。
“长猷,大将军何时下令扎营”高敖曹问了一句。
“府公,天色将暮,此处林深草密,恐怕不宜再行。只是大将军并无下令扎营,府公可否与我一同劝谏大将军还是先扎营,然后命斥候去打探消息,回来再做定夺。”
“不错,那宇文黑獭又不是个什么忠厚贤良的人,何必遵守与他的约定”高敖曹心里知道,若是高澄有个闪失,他也是有责任的。
看着高敖曹和陈元康在前面并头低语,后面的侯景、侯和父子也在窃窃私语。
“大人,若是大将军败了如何”侯和问道。
侯景留心注意到身后无人,便低语一句,“大将军若败,我等便是征讨宇文黑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net)